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題:薈萃中外12臺劇目 重拾老北京文化記憶——第三屆老舍戲劇節(jié)掃描
新華社記者白瀛
第三屆老舍戲劇節(jié)日前在京閉幕,來自中國、英國,、波蘭,、德國,、法國、北馬其頓的12臺劇目在北京演出26場,。戲劇節(jié)總策劃林禮斌說,,展演作品和相關活動汲取老舍先生作品中深厚的民眾情感和人文關懷,關照當下現(xiàn)實,、關注本土文化,、貼近民眾情感,以此紀念老舍誕辰120周年,。
個人生命悲歡展現(xiàn)時代宏闊畫卷
本屆老舍戲劇節(jié)國內單元的作品,,都試圖從文本上去剖析個人生命悲歡,以展現(xiàn)時代宏闊的畫卷,。
作家萬方向父親曹禺致敬的話劇《新原野》,,用鄉(xiāng)村生活展現(xiàn)了中國女性在各種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中的命運寫照,由立陶宛導演拉姆尼·庫茲馬奈特執(zhí)導,,馮憲珍和孔維領銜主演,。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評價說,該劇意識流的時空有著詩一般的靈動,,首尾呼應含蓄地表達出曹禺筆下一種循環(huán)往復的“原野式”的悲劇性,。
北京人藝排演的曹禺經(jīng)典劇作《雷雨》由顧威擔綱復排導演,楊立新,、龔麗君,、王斑、夏立言,、白薈等主演,,通過周魯兩家30年的恩怨情仇,悲憫地展現(xiàn)了人類受自己和不可知力量的捉弄,。
繼去年《平凡的世界》后,,陜西人藝的代表作《白鹿原》再次來到老舍戲劇節(jié),以陜西方言演繹近半個世紀陜西農民生活變遷史,。李國修編劇的喜劇《三人行不行》,,由兩男一女分飾30個角色,在人物的快速轉換中探討錯綜詼諧的都市人際關系,。
京劇人演繹的話劇《廣陵散》,,講述魏晉名士“竹林七賢”的個人選擇和人物命運,,融入了戲曲美學。話劇《運河1935》取材于劉紹棠作品《漁火》《蒲柳人家》,,以北京通州運河文化為背景,,展現(xiàn)了革命歷史人物形象。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秦婧 呂夢琦)國辦督查室11月25日發(fā)布督查情況通報,,對河北、山西兩省部分地方和單位不作為慢作為問題進行通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