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斗者)閑不住的村支書柯小海:為鄉(xiāng)親們守好這個家
新華社西安12月17日電?題:閑不住的村支書柯小海:為鄉(xiāng)親們守好這個家
新華社記者 陳晨、蔡馨逸
冬日暖陽,灑向黃土高原的溝峁山梁。莊稼人一年中最閑適的時候,柯小海卻還是閑不住。
“明年我們準備修通到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的旅游路,,路基剛剛打好,等翻過年就開工,!”一見到記者,,他興奮地把話題拉到明年的工作上,笑容中信心十足,。
這位陜西省黃陵縣雙龍鎮(zhèn)索洛灣村的黨支部書記,,擔任村干部20年來,懷著“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帶領(lǐng)村民把偏僻的“窮苦灣”建成遠近聞名的“幸福灣”,,以堅守和奮斗書寫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赤誠與擔當。
“一心為公就沒難事”
修通旅游路,、提升村里景區(qū)的品質(zhì),、再打造一個濕地公園……在柯小海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明年的工作計劃已列出不少。
“喏,,你看,,那是村里正在建的賓館,我們想把全鎮(zhèn)老人集中到這兒做日間照料,。身體好,、有興趣的還可以當志愿者,給游客講講民俗,,再拿一份工資,。”說得興起,,他激動地握了握拳:“咱村富了還不夠,,要讓整個雙龍鎮(zhèn)群眾都過上好日子,?!?/p>
熟悉柯小海的群眾知道,這話從他嘴里說出,,就一定會有“響動”,。因為20年來,他一直是這樣做的,。
索洛灣,,曾是惡水窮山。
“嫁人莫嫁索洛灣,,缺糧吃來還少穿,。”30年前嫁來的周金蓮,,提起往日連連嘆息:“我1990年生孩子,,連5元錢的奶粉都買不起。老人教育娃娃‘不好好念書,,你就一輩子窩在這窮山溝里,!’”
正因為如此,1999年,,已在外面闖出一番光景的柯小?;卮甯傔x村干部時,鄉(xiāng)親們驚奇又不解,。
“一個人富了,,村里人還受窮,我怎么能安心呢,?我一定想方設(shè)法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在向老支書遞交入黨申請書時,,柯小海吐露心聲。
被老鄉(xiāng)“試一試”選出來的村民組長“小柯”,,頂著風(fēng)涼話走馬上任,。可眼前的爛攤子,,讓他眉頭擰成疙瘩:校舍漏風(fēng),、村道不通、致富無門,、賬上空空……
當時的索洛灣村辦小學(xué)年久失修,,冬天孩子們凍得瑟瑟發(fā)抖??滦『|c起“第一把火”,,決定翻修學(xué)校。村里沒錢,,他帶頭墊資墊物,,還當起小工帶著黨員沒日沒夜干。兩個月后,,10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在村民驚奇的眼神中竣工,。
“你這個后生,還真有點本事,!”鄉(xiāng)親們伸出大拇指,,柯小海感慨萬千:“只要你一心為公,就沒啥難事,!”
“大家把‘命’給我,,我咋能辜負”
行走索洛灣,柯小海的“金點子”隨處可見:采摘園,、跑馬場,、仿古街,相映成趣,。村里開發(fā)的峽谷寨景區(qū)內(nèi),,流水潺潺、曲徑通幽,。
“小海腦子活,,認準的事,敢干,!”村民張軍朝說,。2003年,黃陵礦業(yè)公司2號煤礦落戶索洛灣,,運煤車絡(luò)繹不絕,。已擔任村支書的柯小海敏銳嗅到商機,,探索出一條“土地入股、集體經(jīng)營”的路子,。不久,,占地20余畝的停車場建成,第一年就給村集體帶來100多萬元收入,。
2007年起,,柯小海又帶領(lǐng)村民成立運輸公司、工程公司,,還把農(nóng)業(yè)合作社升級為集體控股,、村民入股的農(nóng)業(yè)開發(fā)公司。年輕人紛紛回流,,在家門口找到營生,。
事業(yè)蒸蒸日上,柯小海又閑不住了,。2013年,,他想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村民一聽紛紛搖頭:“幾輩人都守著這山溝溝,,有啥逛頭,?”柯小海倔脾氣上來,,一家一戶做工作,,“那么多地方搞旅游都發(fā)了,咱好山好水,,咋就不行,?”
峽谷漂流、卡丁車場,、農(nóng)業(yè)觀光園……柯小海的藍圖打動了淳樸的老鄉(xiāng),,村民很快湊齊了50畝土地?!暗厥寝r(nóng)民的命?。〈蠹野选o了我,,我咋能辜負他們,?”柯小海徹夜難眠。在村民大會上,,他含淚表態(tài):“一定把景區(qū)發(fā)展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索洛灣已是小有名氣的鄉(xiāng)村旅游景區(qū),,上百位村民吃上旅游飯,。對未來,,柯小海雄心勃勃:“等明年到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的路一通,只要有一半游客能順道來咱村逛逛,,村民收入還能上個大臺階,!”
“村民都是我親人”
“大河有水小河滿。集體經(jīng)濟要發(fā)展,,必須讓群眾參與進來,。大家擰成一股繩才有勁兒!”柯小?!敖鹁洹鳖l頻,。
為攢足這股勁兒,索洛灣黨支部立下規(guī)矩:村里項目收益都按一定比例留夠集體的,,余下的給村民分紅,。村民還可以將自己的資產(chǎn)和資源折成股份,加入村集體經(jīng)濟,。
今天的索洛灣,,每名村民年終可享受1萬元“真金白銀”的分紅,村委會替大家代繳養(yǎng)老金和合療費,。每個月,,村民家都會收到米面油、日用品等“大禮包”,。多年來,,索洛灣累計為村民分紅3000多萬元,人均分紅逾15萬元,。
在索洛灣,,大到工程項目謀劃,小到生活用品發(fā)放,,都是村民商量著來,。對干部,柯小海定下“不貪不占不拖拉”的原則,,并以身作則,,從未在村里報過一分錢的賬?!袄习傩招睦镉袟U秤,,會經(jīng)常把干部放上去稱一稱?!?/p>
村里人說,,柯小海心腸好,見不得人受苦,。村民楊生杰夫婦因故去世,,柯小海將他們11歲的孩子楊亮寶撫養(yǎng)成人,,為他找工作、辦婚事,;他資助過的貧困學(xué)生,,有50多人。
“一個村和一個家是一樣的,,村民都是我的親人,。”柯小海說,,只要在崗一天,,他就沒有閑下來的理由?!拔业呢熑?,是為大伙兒守好這個家?!?/p>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村支書張明星深諳這句話背后的道理,,地處小涼山和盆地西南交匯處的樂山市沐川縣幸福鄉(xiāng)五寶村,對這樣的“致富路”尤為渴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