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 題:為了抗癌藥,,他們第6次“擼鼠過年”
新華社記者徐海濤
上聯(lián):青春有限志在奉獻福澤人類;下聯(lián):勿問索取但求耕耘人間留名,;橫批:鼠類英雄,。
除夕一大早,中科院合肥物質(zhì)科學(xué)研究院強磁場科學(xué)中心的“鼠房”門口已貼好了春聯(lián),。36歲的副研究員齊紫平,和過去的5個春節(jié)一樣來到實驗室,換上白大褂,打開“鼠房”的燈。燈光像“起床號”,,實驗架上的幾籠小鼠一下活躍起來,有的窸窸窣窣吃鼠糧,,有的立起身來好奇張望。
觀察狀態(tài),,一只只捧起來喂藥、稱重,,齊紫平再用游標卡尺測量小鼠身上的腫瘤大小。“我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腫瘤變小,,這說明我們的新藥有效果了!”他說,。
齊紫平的同事鄒鳳鳴也早早地來到了實驗室,,他們都是“中科院劉青松藥學(xué)團隊”的成員,負責著新藥研制流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簡單來說,,就是在小鼠身上模擬人的腫瘤發(fā)病過程。我們團隊每研制出一個有潛在應(yīng)用價值的‘新藥’,,就要通過小鼠來測試抗癌效果和毒副作用,。”鄒鳳鳴說,,如果小鼠服用“新藥”后抗癌效果不好,,或出現(xiàn)消瘦、拉稀,、精神萎靡等癥狀,,意味著人類如服用也可能會有類似反應(yīng),需要進一步研究并調(diào)整“藥方”。
癌癥之痛影響著千萬個家庭,?!拔覀兊结t(yī)院接觸過很多癌癥病人,有的小孩前段時間還好好的,,過段時間就看不到了,,已經(jīng)走了?!饼R紫平說,,“所以,,我們做的是救命的事,,很急!”
日夜兼程求新藥,。從2014年起,,劉青松團隊組建了8個人的動物實驗組,齊紫平和鄒鳳鳴因為技術(shù)角色的獨特性,,成了“不能離開的人”,。一年365天,除了偶爾出差,,其他時間天天泡在實驗室“擼鼠”,。
配藥、喂藥,、添食,、觀察、稱重,、取血,、解剖、記錄,、分析……一絲不茍,,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能少。多個實驗同時進行,,一年下來100多個項目,,一天的工作也不能停。如果停了一天,,就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的可信度,,兩個月一周期的實驗就得重來。
“我早晨8點來給‘鼠房’開燈,,晚上8點關(guān)燈,,10點多回家,幾乎天天如此?!饼R紫平說,,他和小鼠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像搭檔、朋友,,“有時候出差兩天,,心里還牽掛著小鼠,忍不住打電話問問情況,?!?/p>
“代人生病”,小鼠的犧牲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鄒鳳鳴說,,他們嚴格遵守動物實驗倫理學(xué),保持合適的飲食,、溫度,、濕度、光照,、作息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痛苦,“盡量讓小鼠愉快地度過一生”,。
上聯(lián):擰成繩搏盡全力,;下聯(lián):狠下心共圓藥夢;橫批:新藥創(chuàng)制,。正如實驗室里另一副春聯(lián)所書,,過去幾年間,針對肺癌,、腸癌,、乳腺癌等疾病,劉青松團隊自主研發(fā)出20多種潛在的抗癌新藥,。其中進展最快的是治療急性白血病的新藥HYML-122,,已于2018年6月獲得國家批準,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在很多癌癥病例的背后,,都有一群焦急等藥的人。齊紫平說,,每當團隊有科研成果出來,,就會有很多的患者及其親友打電話來,問新藥什么時候能吃到,。
“人堅持做一件事,,靠的是一口‘氣’。我們的這口‘氣’,,就是想早點把‘救命藥’做出來?!饼R紫平說,他們?yōu)槊恳稽c進展而欣喜,,也常因科研的停滯而焦慮,,感覺一年一年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過年了,。
齊紫平的老家在江西,,現(xiàn)在坐高鐵回去只要兩個多小時,但他已5年未回,?!扒岸螘r間與父親視頻,突然感覺他老了很多,?!饼R紫平說,雖然今年還是不能回去,,但來自遠方家人的支持一如既往。
鄒鳳鳴的老家在山東,,因為工作忙,,去年孩子兩歲多了,才第一次帶回老家給父母看看,。今年過年,,她把父母都接來合肥,白天在實驗室“擼鼠”,,晚上可以全家團聚,,她感到很滿足。
他們說,,目前正在研制關(guān)于胰腺癌和胃腸間質(zhì)瘤的藥,,今年還有幾款新藥要申報臨床試驗。
結(jié)束采訪時記者看到,,在齊紫平他們?nèi)粘,!皵]鼠”的藥物代謝分析室門口,貼上了這樣一副春聯(lián)——上聯(lián):創(chuàng)新藥不忘初心,;下聯(lián):研藥理砥礪前行,;橫批:科研報國。
新華社拉薩7月26日電(記者王艷剛)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在西藏自治區(qū)建立的第一個國家衛(wèi)健委重點實驗室——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包蟲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26日在西藏拉薩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