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9日電(記者董小紅)“媽媽不怕,我派超人保護你,!”2月4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援鄂醫(yī)療隊出發(fā)那天,醫(yī)院內科ICU護士王靜的小兒子坐在父親的肩膀上,,手舉超人,,朝著王靜大喊了一聲,,為媽媽上前線送行,。
王靜來不及回答兒子一句,就急匆匆奔赴武漢,。
“媽媽,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回來,?”到武漢后,兒子在微信上發(fā)過來的小視頻里這么問到,。而這條視頻,是距離出發(fā)接近兩天后,,稍微得空的王靜才看到,。
看到兒子的小臉龐,王靜偷偷抹去淚水,。
在疫情出現(xiàn)后,作為醫(yī)務工作者的王靜一直很關注,。在醫(yī)院黨委發(fā)出倡議號召后,,她更是第一時間響應,成為全科首個請愿去武漢一線的醫(yī)務人員,。
“11年的黨齡,、18年的工齡,都是我的底氣,,肯定要沖在第一線,。”王靜說,。
從到武漢投入工作開始,,王靜就忙著利用自己掌握的感控知識,,和組里其他同事一塊建立了各種防控流程,、制度,甚至細到駐地到搭乘班車往返路上應該如何自我保護,。除此之外,還結合具體的傳染病防控需要,,對所在的支援病區(qū)進行了一次流程,、布局的重新梳理,。
“只有感控工作做到位,大家工作起來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才能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放手一搏,。”王靜說,。
這些細化的流程,像是建立起了一道屏障,,讓所有投入戰(zhàn)斗的醫(yī)務人員安心。
連續(xù)多日,,王靜都忙到凌晨。而此時,,兒子早已入睡,,只能抽空和丈夫陳安明簡單通個電話,,聊聊家里的情況,。
“娃娃都習慣我經常倒班不在家了,,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黏媽媽?!边@點,,讓在前線戰(zhàn)“疫”的王靜稍微安心。
王靜說,,其實小朋友并不了解什么叫疫情防控,,但卻依然覺得作為一名 “小小男子漢”,也能投身戰(zhàn)斗,,為疫區(qū)的小朋友提供幫助。
“媽媽,,我也要來前線打怪,,像你一樣,!”視頻里,兒子堅定地說,。
“好呀,,那你快快長大呀,!”連日來前線的辛苦、緊繃的神經,,因為兒子這一句稚氣的話,,頓時感覺輕松了,。王靜開心地大笑了起來,。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題:29位姑娘的35個小時——T41次列車春運見聞 新華社記者劉陽 “14時22分,,準點發(fā)車,!”將車門關好,王靜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下意識看了看手表
新華社濟南2月4日電(記者袁軍寶)“銀行了解到我們企業(yè)急需資金后,當天就給我們貸了款,,企業(yè)得以迅速復產復工,,全力生產?!鄙綎|華業(yè)無紡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