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2月18日電(記者謝建雯、馬思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錄制防疫知識,,通過喇叭在村鎮(zhèn)大街小巷廣泛宣傳,;購買近3000元食品,送到在鄰近疫情防控站日夜值守的工作人員手中,。這對于雙腿殘疾,,靠雙拐支撐了44年的倪巖來說,并非易事,。
“疫情發(fā)生后,,在家著急,天天琢磨著自己能做點什么,?!蹦邘r說,春節(jié)期間看到路邊疫情防控站的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經常不能按點吃飯,,他真希望能擁有健全的雙腿頂替他們。
倪巖家住寧夏中衛(wèi)市海原縣海興開發(fā)區(qū),,3歲時因患小兒麻痹致殘,。這些年,他從事裝潢,、電商等工作,,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創(chuàng)建了種植養(yǎng)殖合作社,,帶動當地3000多戶農民脫貧致富,,并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于2018年創(chuàng)辦海原縣殘疾人文化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培訓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由于農村信息閉塞,村民防護意識不強,,易聽信網上謠言,。為此,倪巖購買了擴音設備,安裝在社會愛心組織捐贈給基地的電瓶車上,,并連夜把搜集到的官方疫情防控知識錄制成音頻,,每天坐著電瓶車在街道和村鎮(zhèn)巡回科普。如今,,他已將防疫知識帶到了17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的千家萬戶。
倪巖心中也牽掛著其他殘疾人,。他找到愛心企業(yè),,幫助開商店的殘疾人清理存貨,還聯(lián)系公益組織購買米面糧油,,慰問70戶獨居的重度殘疾人,。此外,他每日在殘疾人微信群里轉發(fā)最新官方疫情通報,,讓大家安心待在家里做手工,、排練節(jié)目。
“本來在家待著心慌,,但是他每天和我們互動,,給我們找事做,還一直幫著聯(lián)系出售商店存貨,?!?0歲的基地職工戴軍霞說,“倪巖的熱心和樂觀讓我覺得,,疫情一定會過去,。我現在每天做手工,學習電商運營知識,,做些筆記,,挺充實的?!?/p>
寧夏殘聯(lián)的王益民說,,從寧夏招募抗“疫”志愿者開始,,許多殘疾人將身體狀況拋諸腦后,,爭相報名,他們心懷國家,,渴望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在銀川市金鳳區(qū)豐閱家園小區(qū)門口,38歲的朱凝在假肢支撐下,,為過往人員測量體溫,,登記過往車輛的信息,協(xié)助工作人員入戶走訪,偶爾還幫忙搬運物資,,給居家隔離者當采購員,。
據豐閱家園小區(qū)志愿者隊伍負責人崔立新介紹,小區(qū)共有26名志愿者,,朱凝是最早報名的,。大家在一起忙碌,崔立新起初并不知道他是殘疾人,,直到無意間看到他露出的左腳踝,。“我們勸他回去休息,,可他總是拒絕,。”崔立新說,,“安排什么工作,,他就做什么,從沒聽到他抱怨過,?!?/p>
42歲的郭慶是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陶樂鎮(zhèn)殘疾人專職委員,數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她落下嚴重腿疾,。這些天,,她協(xié)助將隔離人員家的垃圾送往醫(yī)院進行消殺處理?!耙煌度牍ぷ?,就忘了自己身體有殘疾了。平時都是國家,、社會守護我們,,這次我也想為國家做點貢獻?!惫鶓c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