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點】
武昌江灘公園,,一座橙色集裝箱小屋,面朝長江,,頭頂是橋,。
18:25,,頭戴安全帽,、身穿深藍色雨衣的燈光維修師溫瑞,走出這個約十平方米的集裝箱,,走向長江二橋,。
5分鐘后,,2公里長、100米高的斜拉橋繩索上亮起了全世界都熟知的四個紅色大字:武漢必勝,。
溫瑞在集裝箱獨居了40多天,,他的任務就是檢修大橋燈光。
2月10日,,向女士在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玩魔方,。 新華社發(fā)
【19點】
正在酒店隔離的向女士打開手機,與女兒兒子視頻連線,。這是她最幸福的時刻,。女兒有時會發(fā)她看看新做的手工,兒子有時候卻忙著看動畫片,,沒空理她,。
從武漢客廳方艙醫(yī)院痊愈出院,向女士在酒店隔離觀察,。沒有了方艙醫(yī)院的熱鬧,,開始幾天她還真是有點不適應。現(xiàn)在她最想的事就是淘寶購物了,。
來自甘肅的水電維修工藺軍義在武漢火神山醫(yī)院工作(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
【20點】
來自甘肅的水電維修工藺軍義走出火神山醫(yī)院。
從“綠區(qū)”開始,,穿越“黃區(qū)”,,再到達“紅區(qū)”,這是他每天在這座板房醫(yī)院要走的路,。
“25-28房衛(wèi)生間從屋頂往下漏水,、11-12傳遞窗門關不上、10床空調不好……”藺軍義隨身帶個小本,,詳細記錄著“待辦清單”,,每修理完一處,他就畫個對勾,。
每天的二三十個“對勾”,,就是這名有15年軍齡的軍人的作業(yè)。
【21點】
家住洪山區(qū)的劉女士打開社區(qū)微信群,,各種做魚的照片,。封城40多天后,社區(qū)團購到新鮮活魚,。
一位居民晚上9點才拿到魚,,10點半多就把魚骨頭照片秀出來,引來各種表情包。劉女士以前每天都要吃鮮魚,,這次活魚套餐里包括5條活鯽魚,,她把2條熬湯,剩下3條舍不得吃,,用盆養(yǎng)起來,,希望多吃幾天。
【22點】
因為每天外出工作,,在江漢區(qū)一家酒店單獨居住的賀強已經(jīng)1個多月沒有回家,。賀先生感覺心里不舒服。他打通了心理咨詢熱線,心理咨詢師建議,多打電話跟朋友聊天,、不要總是坐著不動。
躺在床上仔細想想,,賀先生覺得心理咨詢師說得有道理,他決定第二天就開始照辦,,讓生活變得規(guī)律起來,,增強自己的免疫力。
【23點】
29歲的小莉躺在家中床上睡不著,。
走出雷神山醫(yī)院那一天,,她只帶走了出院證明,其他個人物品因無法消毒,,留在病房里,。
出院證明上,除了記錄個人信息,、住院情況和離院建議等,,還有這樣一段話:“你經(jīng)受了心靈的煎熬與病痛的折磨,病毒拉開了我們的距離,,卻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愛是最好的武器,,讓我們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不少出院的人說,要把它收藏起來,。
3月1日,,在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助產(chǎn)士將新出生的寶寶抱給產(chǎn)婦看,。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