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記者馮松齡) 一塊數據大屏,,全景實時監(jiān)控全國疫情時空分布和未來疫情發(fā)展趨勢預測,;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小護士”,、社區(qū)管理“小管家”、企業(yè)管理“小幫手”,、站點檢查“小戰(zhàn)士”……大數據成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小助手,。
“作為一家央企,,我們要做好自己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同時,,作為一家央企,,我們更有使命和責任,用網絡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國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敝袊娮涌萍技瘓F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告訴記者,。
跟著大數據去復工 這些“國民爆品”顯神通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是以原信息產業(yè)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yè)為基礎,、組建而成的國有大型企業(yè)集團,主要從事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件和關鍵元器件的研制生產,。
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電子信息行業(yè)名副其實的“國家隊”,中國電科的科技工作者們在這個春節(jié)反而按下了快進鍵,。
“我們出行的時候,,都有一個疑問,這趟火車上有沒有確診病例,?有沒有疑似病例,?”吳曼青說,如果能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引入疫情阻擊戰(zhàn),,將極大減輕統計人數,、測溫等一系列工作負擔,同時降低一系列風險,。
中國電科迅速組建了涵蓋系統內外10余家單位,,將近200余人參與的大數據攻關團隊?!按竽瓿跛?,我們第一批幾十名技術骨干就全部集結到崗?!眳锹嗾f,。
短短二十多天時間,攻關團隊就迅速研發(fā)并上線了“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系統采用傳染病動力學大數據模型和時間序列預測模型,2月6日起,,對全國11個重點省和16個重點市未來十天的確診病例進行預測,,結果顯示提前三天的平均預測誤差僅為0.81%,,提前五天的平均預測誤差僅為1.39%。
基于“一網暢行”系統,,中國電科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大眾的手機查詢類應用,,吳曼青給這些產品取的名字十分溫暖,有可以檢查密切接觸人群的“小護士”,,有用于社區(qū),、樓宇基礎信息填報統計的“小管家”,有用于交通卡口的站點檢查“小戰(zhàn)士”,,還有幫助企業(yè)監(jiān)測員工風險情況并及時篩查的“小幫手”,。除此之外,還有可用于勞務輸入,、輸出地個人健康信息對接的“小達人”,,保障學生返校復學的“小班長”,評估小區(qū)疫情風險程度的“小雷達”……
一個個讓人感到親切溫暖的應用背后,,匯聚了中國電科人的智慧,,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疫情去較量,,這個“攻堅團隊”很給力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耙痪W暢行”大數據系統研發(fā)的背后,,匯聚了眾多電科人的努力,而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的新一代電科人,。
春節(jié)餃子剛端上桌,疫情防控大數據攻關團隊就接到了研制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招募令,。不到半小時,,一條條“我行!”“我行,!”“我行!”的回復,,就在微信群刷了屏,。團隊組建當天,就有20多位中國電科云公司員工,,毅然告別家人,,提前結束假期,踏上返程,。
“這是一場與疫情的賽跑,,我們的服務早一天上線,,就能早一天減少病毒的傳播?!敝袊娍圃乒究偨浝硗貔i達說,。他組織分散在北京和上海、南京等分公司的50多名團隊成員,,采用異地開發(fā),、異地辦公的模式,分工協同連夜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時間緊迫,、接口眾多、數據量大,,開發(fā)工作千頭萬緒,。一支以90后博士為重要骨干、平均年齡不到33歲的年輕隊伍在疫情緊要關頭沖在前面,。
“我們不是白衣天使,,但是在與死神的賽跑中,我們決不能輸,?!贝竽瓿跷逯螅貔i達就沒回過家,,“相比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我們做的這點事情其實不算什么……”王鵬達說。研發(fā)負責人王琳,,在開發(fā)關鍵階段,,3天只睡了6小時;團隊成員戴永恒每天處理近50萬條數據,;UI設計師任雪梅顧不上照顧年幼的孩子,,駐場連續(xù)奮戰(zhàn)……
2月3日,經過將近100個小時的鏖戰(zhàn),,“小護士”——“密切接觸者測量儀”成功部署上線,,開始為中國中車、中煤集團等8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提供服務,;2月8日,,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公眾版)成功上線,在2小時內訪問量已達500萬次,。
從萬“碼”奔騰到一“碼”當先,,異地復工不再“裸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八麄兂3M讼掳?,趕都趕不走?!闭劦竭@些90后的孩子們,,吳曼青十分感動。但所有人的努力沒有白費,,截至目前,,這些創(chuàng)新應用已服務超過3億人次,覆蓋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72個地市級,,為473個機構提供了精準疫情研判專報……
為控制疫情擴散,,各地紛紛推出基于本地情況的健康碼,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不同地區(qū)的疫情情況不同,,各地健康碼也存在信息孤島的現象。
為此,,中國電科研發(fā)了“一網暢行”系統,,由此生成的“暢行碼”,可作為跨省市的一種安全信息認證,,打通了多地官方數據,。從萬“碼”奔騰到一“碼”當先,真正意義上實現“一碼暢行全國”,,也為全國各地一盤棋精準施策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工具,。
為在特殊時期更好地服務民生,中國電科近日又與滴滴出行,、多點,、美團、順豐,、航旅縱橫合作,,通過強強聯合,助力各頭部企業(yè)在出行,、零售,、外賣和物流等各類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中盡快恢復服務能力。目前,,這個項目已為合作方平臺的近10億用戶提供安心服務,打通百姓生活“最后一公里”,。
“我們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也是頭等大事來抓,!”吳曼青表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中國電科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成體系地向政府、企業(yè),、社區(qū),、站點和社會公眾提供狀態(tài)監(jiān)測、趨勢分析,、復工復產等服務,,體現了中央企業(yè)的擔當。(參與采寫:趙為德)
2月28日,,江西吉安樟山鎮(zhèn),“退役軍人疫情防控突擊隊”隊員在當地蔬菜基地采摘運送蔬菜,。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響以來,,當地24名退伍軍人組成突擊隊,積極投身戰(zhàn)疫一線
央視網消息 (焦點訪談):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造成的沖擊,,當前,,就是要在一手抓疫情防控的同時,還要一手抓分區(qū)分級精準復工復產
原標題:楊凌:黨建引領群防群控戰(zhàn)疫情楊凌實現社區(qū)防疫工作黨組織全覆蓋,。本報記者程剛攝庚子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在全省上下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