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6月11日電? 題:檢察官王才東的最后一班崗
新華社記者 劉鄧
檢察官王才東的最后一班崗,,是在扶貧第一線,。
2015年7月,56歲的王才東受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指派,,擔任儋州市木棠鎮(zhèn)蔞根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3年多,經(jīng)過艱苦努力,,讓104戶村民,、共計565人全部脫貧。
王才東原本可以如期結束扶貧任期,,光榮退休,,卻主動提出留下來再干一任。由于忙于扶貧耽誤診治,,2019年8月1日,,王才東因患晚期肺癌猝然去世。這離批準退休只有25天。
蔞根村位于儋州市北岸火山石地帶,,土地資源貧瘠,。村民普遍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yè)技能,,經(jīng)濟發(fā)展長期滯后,,全村1716人,貧困人口占了約三分之一,。
沒有自來水,,土路坑坑洼洼;土地貧瘠,,沒有產(chǎn)業(yè),;有的孩子上不起大學……王才東記下了駐村之初當?shù)卣鎸崰顩r。駐村期間,,他留下兩大本厚厚的扶貧筆記。讓蔞根村早日脫貧致富,,成為他的使命,。
為了讓村民喝上干凈的自來水,王才東多方爭取幫扶資金,,完成了4個村民小組的引水工程建設,;為了解決村民出行難,王才東四處爭取有關部門支持,,駐村1年半,,讓村里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他為此跑壞幾雙鞋,;為了改善村里基礎設施,,他多次申請、協(xié)調(diào)幫扶資金,,修建起嶄新的村委會辦公樓,、文化室、籃球場,;為了實現(xiàn)“造血式”扶貧,,他組織村兩委成員深入分析研究,多方尋找支持項目,,逐步形成特色種植業(yè),、飼養(yǎng)業(yè)、勞務輸出及加工企業(yè)的脫貧致富“四駕馬車”……
“才東書記是我們的貴人,,是他讓我們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吳有德回憶,王才東離世前幾個月,,發(fā)現(xiàn)他隨身帶著蜂蜜泡的炒花生米,,胃疼起來了就抓一把吃,“有一次我看見他疼得在地上直打滾,?!?/p>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抓防疫·保安全·護公平——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的2020年高考作了這些準備 新華社記者胡浩 2020年全國高考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