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時代,,大家不敢奢求脫貧,,能安全往返就是幸運了,。”托坪村黨總支書記和建才說,,過去大家生活窘困,,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過江都是靠溜索。極端的交通條件限制了大家的出行,,也阻礙了外界與村里的聯系,。
2008年社會捐資建成的吊橋是村里的“二代橋”,相比溜索已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伴隨著出行條件的改善,,村民外出接觸新鮮事物更加方便,一些新鮮事物進入到村子,。
尤其是精準扶貧以來,,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村里只能種玉米,、土豆,、核桃的傳統(tǒng)得到了改變,有了草果,、茶葉等新鮮事物,。在與外界交流頻繁的同時,村民的思想發(fā)生了轉變,,大家開始學習技術,、積極外出務工。
在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扶貧車間,,一些群眾已經學會了縫制棒球,,用草果桿編織工藝品。
而過去長時間生活困頓的楊三波,,在得知托坪大橋可以通汽車時,做了人生中最大的決定:買一臺榨油機,。去年10月,,他咬牙向銀行貸款了5萬元,又向親戚借了2萬元,,最終湊了8萬多元買了一臺榨油機,,在安置點開始加工核桃油、漆油,。
福貢縣產核桃,,雖然核桃仁小,但油脂含量高,,是壓榨核桃油的好原料,。同時,,當地群眾還愛吃漆油,而全鄉(xiāng)還沒有一個加工廠,,因此他決定為商販代加工,。
記者見到楊三波時,他和妻子正在忙著加工核桃油,,投料,、撿油餅。雖然滿頭大汗,,但他不覺辛苦,。
“再也不想過苦日子了?!睏钊ㄕf,,他的老家在托坪村最遠的村民小組,一家住在土坯房內,。從江邊到家需要步行5個小時左右,。小時候沒有老師愿意來村教學,所以他沒有上過一天學,。
“托坪大橋通了,,托坪村真的變通達了?!睏钊ㄕf,,從鄉(xiāng)政府開車到村里只需要5分鐘,商販進出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因此他榨油的生意越來越好,。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已有1萬多元的收入,。這比得上在山上一年草果的收入,。
夜幕降臨,居住在匹河鄉(xiāng)集鎮(zhèn)上的村民,,從吊橋上走過,,來到托坪村的廣場上鍛煉身體,而后又從托坪大橋散步回家,。
“村子發(fā)展好了,,大家就不再羨慕江東了?!焙徒ú鸥锌?,溜索、吊橋,、托坪大橋,,這三座橋見證了村里的發(fā)展變遷,也將見證托坪村更美好的未來,。
5月26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持續(xù)強降雨,多發(fā)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貢山境內多發(fā)嚴重自然災害,截至27日凌晨,,已轉移安置696人,,2人失蹤,2人受傷,。
4月的怒江,,在高黎貢山與碧羅雪山深處,處處熱火朝天,,萬象更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三區(qū)三州”國家深度貧困地區(qū),,也是云南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與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