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重慶市林業(yè)局獲悉,,近年來重慶市加強以長江鱘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和拯救工作,長江保護法實施后,,重慶市相關部門在魚類產卵場等重要生境開展水域專項巡護70余次,,在多個江段投放人工魚巢7.8萬平方米,先后6次放流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特有魚類苗種345.93萬尾,。
“長江禁漁以及長江保護法的實施,對長江鱘的保護效果十分明顯,?!蔽髂洗髮W水產學院教授姚維志說。
隨著漁民退捕上岸,,不少過去靠打魚為生的漁民現(xiàn)在成了護魚人,。2000年開始在長江里打魚的萬州人張松,,如今依然是江上往來人,、出沒風波里,,但身份變成了萬州區(qū)長江“十年禁漁”護魚隊隊員,,在江上巡查違規(guī)捕撈、垂釣等行為,。
長江保護法實施后,,張松的工作更好開展了。他說:“辛苦肯定辛苦,,但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生活在環(huán)境好的長江邊上,我要把這份工作盡職盡責地做下去,。”
“我們科研機構正在加強研究,,在長江上游四川,、重慶段做了一年多的調查,,就是尋找適合長江鱘產卵的場地,,促進長江鱘自然繁育。”姚維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