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芳星園三區(qū)臨時封控,只進不出,。作者供圖,。
今天的北京依然有些涼,前段時間的“夏天體驗卡”似乎宣告使用結(jié)束,。這是我們小區(qū)實行管控的第14天,,外面陽光燦爛、天空湛藍,,不遠處的電線桿上,,兩只鳥兒埋頭梳理著自己的羽毛。
準確來說,,我們小區(qū)分了封控區(qū),、管控區(qū)與防范區(qū),我屬于風險指數(shù)不那么高的防范區(qū),。不過,,出于安全考慮,我還是“喜提”居家辦公,。而這,,也是兩年多以來,疫情第一次離我這么近,。
居家辦公的日子,,一天不再被通勤分為很多段,我也開始了一邊逗貓一邊跟記者溝通文章思路的生活,。
這段日子里,,每天報完選題,我都會和領(lǐng)導溝通封控日記系列稿件的進展,。是的,,這是我近期最主要的工作——通過記者的口吻,將疫情下北京的真實生活展現(xiàn)給讀者,。我每日都會與記者聊他們的管控生活,,大家也在分享選題的過程中互相寬慰,。
有人跟我講述自己在社區(qū)做志愿者的經(jīng)歷,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也有被居民感謝時的幸福,,每次變身“大白”以后,肩上便有了更多的責任感,。
有人告訴我,,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密接被集中隔離,每天靠讀書來度過這段時光,,也有了更多時間細細盤算自己這幾年的生活,。
還有人跟我說,自己在小區(qū)管控前就先自行封控了,,如今已經(jīng)居家二十多天,,在這個間隙,開發(fā)了各種各樣的美食,。花生油和蔥姜蒜在鍋里發(fā)出的“吱吱”聲,,實在是太治愈了,。
疫情之下,每個人的生活好像都一樣,,又好像大不相同,。記者們告訴我,自己有時也會焦慮,,從前跑東跑西到處采訪,,如今的活動范圍卻只有小區(qū)那么大。但在無趣的日子中,,總能找到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