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題:三大數(shù)據(jù)展現(xiàn)南水北調工程效益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8月25日,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通過水利部主持的設計單元工程完工驗收,。至此,,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
據(jù)統(tǒng)計,,如今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超過1.5億人,充分展現(xiàn)了這一工程的效益,。
南水北調工程重大節(jié)點: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穿越黃河工程)通過驗收,,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也標志著工程全線轉入正式運行階段,。
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市江都水利樞紐起始,長江水北上流入山東,;中線從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南水千里奔流,潤澤豫冀津京,。在通過水利部完工驗收的155個設計單元工程中,,南水北調東線為68個、中線為87個,。
此次通過驗收的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國首次運用大直徑盾構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2005年穿黃工程開工后,,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安全平穩(wěn),。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155個設計單元工程全部通過完工驗收,,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來的一個重大節(jié)點,,為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及后續(xù)工程高質量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竣工驗收各項準備工作,不斷提升工程綜合效益,。
調水超過560億立方米: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qū)供水格局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實現(xiàn)通水,。據(jù)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統(tǒng)計,,截至8月25日8時,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調水563.24億立方米,??鄢龘p失,南水北調東,、中線累計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山東供水544.24億立方米。
專家認為,,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改變了北方一些地區(qū)的供水格局,同時推動復蘇受水區(qū)河湖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產(chǎn)生了巨大的經(jīng)濟,、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丹江口水庫和中線供水水質為地表水水質Ⅱ類標準及以上,。河南省多地以南水取代了飲用黃河水,河北省滄州,、衡水,、邯鄲等地500多萬群眾因南水告別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
受益人口超1.5億人: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記者從南水北調集團公司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益城市42個,。其中,中線受益城市24個,,東線受益城市18個,。
就南水北調中線而言,南水已成為沿線一些大中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其中,,北京城區(qū)供水七成以上為南水;天津主城區(qū)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河南,、河北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也因南水得到了提升。
南水北調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南水北調東,、中線總受益人口接近1.53億人。與2020年相比,,受益人口增加了約1000萬人,。
這位負責人說,,受益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河北省開展農(nóng)村飲用水水源置換工程,增加了南水受益人口781.55萬人,;北京市新增使用南水的受水水廠,,增加了受益人口100萬人;天津市增加受益人口1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