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牦牛是塔縣農牧民養(yǎng)殖的主要牲畜之一,,與當地人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
↑為準備今年肖貢巴哈爾節(jié)期間的比賽,,比江·比格瓦孜騎著牦牛去村旁的一塊空地上訓練(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達布達爾鄉(xiāng)紅其拉甫村,比江·比格瓦孜在家中牛圈內選中比賽用的牦牛(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牦牛叼羊,,是一項在塔縣廣為開展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并在2009年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這一極具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隨著塔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煥發(fā)新的光彩,,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喜愛。
↑比江·比格瓦孜(右三)在牦牛叼羊比賽中拼搶(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44歲的比江·比格瓦孜來自塔縣達布達爾鄉(xiāng),。作為一名牦牛叼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比江的叼羊技巧出類拔萃,。在婚嫁等喜事期間,,進行牦牛叼羊比賽以示隆重慶賀是塔縣的習俗。如今,,比江還會參與由縣文旅部門組織的重大節(jié)慶活動,,向游客展現這項獨特運動的魅力。
↑這是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拍攝的塔吉克族牦牛叼羊代表性傳承人比江·比格瓦孜(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比江·比格瓦孜(中)在牦牛叼羊比賽中(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比江家中現養(yǎng)有近50頭牦牛。他自小與牦牛打交道,,14歲師承其父,,學習牦牛叼羊,逐漸在當地闖出名氣,,2019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比江·比格瓦孜(右三)與其他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一起參加肖貢巴哈爾節(jié)文旅活動(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園,,比江·比格瓦孜高舉牧鞭慶祝搶到羊,游客在一旁圍觀拍照(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通常情況下,,牦牛叼羊比賽上下半場共50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視場地大小每隊上場10到15名選手,。在高海拔進行如此強度的比賽,對人和牦牛來說體力消耗極大,。由于牦牛角極為尖銳,,在激烈的拉扯拼搶中,隊員擦傷是常事,。
↑比江·比格瓦孜(左)在牦牛叼羊比賽中拼搶,,他口銜牧鞭,一手拽住韁繩,,一手抓緊羊(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在比賽中,我們不會去想危險?!北冉瓐远ǖ卣f,。
隊員們一旦登場就會全情投入,有時即便跌落牛背也會盡快翻身坐好,,繼續(xù)投入比賽,。每次摔倒再翻身,,場邊人群會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歡呼浪潮,。
↑比江·比格瓦孜(右)在牦牛叼羊比賽中拼搶(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在牦牛叼羊比賽中,,比江·比格瓦孜(左二)騎在牦牛上躍身去搶羊(3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虎虎攝
比江說,歡呼加油聲意味著認可,,只有英雄才配得上,。
↑比江·比格瓦孜(右一)和隊友騎著牦牛在村旁的一塊空地上訓練(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比江·比格瓦孜(前)騎著牦牛和隊友行進在雪原上(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圖片拍攝:胡虎虎,、李響
視頻拍攝:阿曼、王科文
視頻剪輯:阿曼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