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27日電 題:新文物,、新成果,、新手段——探訪三星堆博物館新館
新華社記者江毅,、童芳,、謝佼
最新出土文物,、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科技手段……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在四川廣漢市試運(yùn)行,。置身于此,觀眾們能夠充分領(lǐng)略古蜀文明之光的輝煌燦爛,、中華文明長(zhǎng)河的深厚積淀,。
最新展示: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金面具、青銅神壇,、青銅騎獸頂尊人像,、青銅鳥足神像、青銅著裙立人像……不久前還裹在泥土中半隱半現(xiàn)的三星堆“重器”,,如今卻可以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供觀眾一睹其“廬山真面目”,。繁麗的紋飾、超越想象的造型,、奇妙的組合,,令人震撼。
這是日前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拍攝的金面具。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據(jù)了解,,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共展出陶器,、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含象牙雕刻)等各類文物共1500余件(套)。有近600件文物為初次展出,,其中包括三星堆3號(hào)至8號(hào)祭祀坑新出土文物300余件,。
舊館的“重器”也悉數(shù)搬入了新館。在突出文物視覺沖擊力的同時(shí),,新的展陳方式,,還力求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這是日前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拍攝的1號(hào)青銅神樹。新華社記者 黃玥 攝
近4米高的青銅神樹是三星堆的“鎮(zhèn)館之寶”,,也是新館的“壓軸之作”,。在專門為“通天神樹”辟出的展陳空間內(nèi),1號(hào)青銅神樹居于中央,。盡管樹頂殘缺,,但其高度仍然需要觀眾仰視,。樹分三層,每層三枝,,枝上生出花朵,、綴著果實(shí),站著頭頂羽冠的立鳥,,一條神龍緣樹而下,,前足踏于神樹的山形底座盤上。周圍展柜里,,環(huán)繞著2號(hào)青銅神樹的“枝丫”,,凸顯青銅神樹大、精,、奇,、美,3000年前的鑄造工藝之高超一目了然,。
“讓觀眾直面三星堆充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非凡杰作,,了解三星堆高超的青銅器鑄造技術(shù),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比嵌巡┪镳^副館長(zhǎng)、文物保管部部長(zhǎng)余健說(shuō),。
這是日前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拍攝的青銅大面具,。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