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各地名家交流匯聚的戲劇碼頭
一方底蘊深厚兼收并蓄的戲劇熱土
在中國戲劇史上
天津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0世紀初
天津已成為南北戲曲交流的重鎮(zhèn)
京劇“四大名旦”“四大須生”在這里登臺
百余年前
中國話劇藝術也在這里生出枝芽
1907年,,一位28歲的天津青年表演《黑奴吁天錄》
他就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先驅李叔同
1909年,,南開時任校長張伯苓編演的《用非所學》上演
隨后30余年間
《一元錢》等百余部話劇由南開新劇團演出
曹禺在這里參演了多部劇目
一代代戲劇大師從這里走出
天津由此成為“中國話劇的搖籃”
這是9月25日拍攝的天津2023海河戲劇節(jié)開幕式演出,。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在兼收并蓄的戲劇熱土天津
無論是土生土長還是跨洋而來的優(yōu)秀戲劇作品
總能找到共鳴
鮮活的創(chuàng)作、生動的表演在這里遍地生花
9月25日,觀看開幕式演出的觀眾在查看海河戲劇節(jié)宣傳單,。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