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評說:
與其坐等外援來,不如下炕走出去。東北經濟脫困,,一根冰棍兒或許包含著啟示。
品牌是東北經濟振興的最佳抓手之一,,東北也具備走品牌經濟之路的一切基礎,,尤其是消費類產品。首先,,深厚的工業(yè)基礎和制造經驗,,讓東北企業(yè)拿得出品質優(yōu)良的產品,。其次,東北地區(qū)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一直在全國各年齡層的消費者當中,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伴隨這些年人口的大量流出,,品牌更易于被本地市場理解和接受。把擁有歷史傳承和優(yōu)質產品的老字號等品牌企業(yè),,推向全國乃至世界,,都將為東北經濟的復興帶來巨大的積極作用。
從哈爾濱中央大街到北京前門大街,、上海南京路……地理經緯與文化風格完全迥異的城市之間,,因為一根小小的馬迭爾冰棍聯系到了一起。走出本地,,走向全國,,走進商場,與人們討論東北經濟脫困時幾近默認的“等待”思維不同,,這家選擇“品牌走出去”的企業(yè),,用一場更似進擊的“突圍”,給了東北振興一個新的啟示,。
——老字號身份——
品牌能走出去的基礎
偏安國土東北角的哈爾濱,,如今北國冰城的元素更多地為人所知,其中,,就包括已走過110年歷史的馬迭爾冰棍,。
作為哈爾濱中央大街特色冷飲,馬迭爾冰棍所屬的馬迭爾品牌,,由法籍猶太人開斯普于1906年在哈爾濱創(chuàng)建,。馬迭爾冰棍已經成為哈爾濱地標性的飲食文化。1993年,,馬迭爾品牌首次獲得中國首批“中華老字號”稱號,。
“這些百年積淀的歷史財富,都成為馬迭爾冰棍得以走向全國的基礎,。因為在消費升級下的品牌競爭中,,消費者更注重品牌帶來的精神價值。品牌背后的文化,、歷史厚度,,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國內資深品牌研究者尹杰表示,。
就像一位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網里所說的:“之所以買來吃,,完全就是沖著中華老字號的名頭去的?!?/p>
——好吃的產品——
品牌扎實落地的根脈
之所以這根地方特產的冰棍,,能獲得外地人如此的推崇,靠的無非就是兩個字:好吃,。
“好吃”可謂馬迭爾冰棍百余年來始終如一的最大特色,。實際上,餐飲行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最根本關系,,就是一個“味道”,。鵝絨黃色的馬迭爾冰棍方方正正,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奶味濃郁。
當然,,這種“好吃”的背后,,是馬迭爾對產品及工藝的維護與堅持。堅持極致單品,,是馬迭爾的百年企業(yè)戰(zhàn)術,。一百年來,馬迭爾從來沒有打過廣告,,靠的就是一切圍繞產品的理念。從最早的手工制作到如今的工業(yè)化生產,,馬迭爾冰棍的原料始終沒有改變,,一直也只生產奶油和巧克力兩種口味的冰棍。
“在市場經濟節(jié)奏下,,這種心態(tài)在許多人眼中近乎于‘不求上進’,,但正是如此,今天決定‘走出去’的馬迭爾,,才能擁有這么一款識別度極高的拳頭產品,。”業(yè)內人士如此評價馬迭爾冰棍的產品理論,。
——簡單的包裝——
品牌逆流而上的力量
解決了“味道”這一根本問題,,產品的外設成為企業(yè)間下一個比拼環(huán)節(jié)。與當前中國食品行業(yè)普遍存在的“過度包裝”相反,,樸實,、簡單一直是馬迭爾冰棍的最大特色。無論是在中央大街上銷售的馬迭爾冰棍,還是開在外省的專柜,,除個別新品之外,,主力的冰棍產品自始至終都沒有復雜、精細的包裝,,冰糕幾乎完全“裸銷”給顧客,,更加強化了消費者對馬迭爾冰棍與競品的區(qū)別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