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去產能及“地條鋼”話題熱度不斷,從目前已知信息來看,,各方論調恐仍不利于廢鋼價格走勢,。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今年要扎實有效地去產能,,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盡管看起來比去產能實際壓減的6500萬噸鋼鐵產能要少,但去年壓減產能中多為無效產能,,即長期閑置或停產的產能,,在產的有效產能僅為三成左右;今年若要實實在在地去掉5000萬噸產能,,可以說壓力不小,,困難仍大。
而對于廢鋼市場來說,,無疑將在中頻爐需求幾近消失的情況下,,再度迎來需求下降的局面。由于工藝的限制,,相較中頻爐廠,,轉爐鋼企本身的廢鋼消耗量就較低,即使在限產階段也會影響廢鋼的需求量,,何況在目前廢鋼供應十分充足的情況下,,鋼廠產能下降所帶來的利空影響了。
另外,,在3月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繼續(xù)依法徹底取締“地條鋼”產能,,明確了6月30日前全部取締“地條鋼”產能的時間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嚴肅查處一些地區(qū)違規(guī)新建鋼鐵項目,、生產銷售“地條鋼”等行為,。
且在日前發(fā)布的中(工)頻爐界定標準中,,可以說將“地條鋼”與“中頻爐”幾乎劃了等號,在接下來的三個多月內,,“地條鋼”“中頻爐”市場將受到進一步打擊,。
金聯(lián)創(chuàng)保守估計,國內80%以上的中頻爐鋼廠無復產可能,,而剩余的兩成企業(yè)或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擁有相關資質,順利改換電弧爐,,5月前后或能集中復產,,但以當前國內廠家的情況來看,電弧爐消耗廢鋼的多少本就不確定(多數(shù)以生鐵鋼件/鐵水為主),,再者少量復產的電弧爐需求,,必定難以彌補中頻爐缺口,無法奪回廢鋼市場的主動權,。
二是小型中頻爐廠家成為漏網之魚,,就當前市場狀況來看,仍有部分位置偏僻或者無名的小廠存在開工現(xiàn)象,,而這部分廠家由于監(jiān)管困難,,短期內無法徹底關停,它們的存在為市場次料,、薄料提供了出處,。但隨著鋼鐵市場變革以及政府對于終端用鋼的控制,,小廠的生存空間也將繼續(xù)被擠壓,。而且此類小廠數(shù)量不多、開工不穩(wěn),,也難以扭轉市場弱勢,。
從近期中央與各地政府的動作來看,打壓“地條鋼”的手段越來越強硬,,除了加大加深核查范圍,,封停,督促拆爐等,,更是從多方面嚴禁向制售“地條鋼”的企業(yè)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包括設立舉報電話、獎勵舉報行為等,;中頻爐產能已經被放入去產能的籃子里,。接下來的三個月內,廢鋼仍將延續(xù)弱勢,。
作者單位:金聯(lián)創(chuàng)(原金銀島資訊)
(責編:孫博洋,、喬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