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jīng)記者 周程程 每經(jīng)編輯 畢陸名
2018年1月3日,,《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從地煉企業(yè)及研究機構獲悉,,2018年首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已于2017年12月底下發(fā)。
本批次原油進口允許量達12132萬噸,,占商務部網(wǎng)站此前公布的2018年全年進口允許總量14242萬噸的85.2%,。其中值得注意的是,,32家地方煉廠(未含中化工旗下地煉)共斬獲超過9000萬噸,占首批配額量約75%,。
記者注意到,,與2017年相比,2018年新增了13家獲得原油進口配額的地方煉廠,。且一些地煉獲得的首批進口允許量增幅明顯,,達2~3倍。
新增13家地煉企業(yè)
2017年11月8日,商務部發(fā)布《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總量,、申請條件和申請程序》,,明確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14242萬噸。
與2017年相同,,2018年非國營貿易原油進口配額仍分批次下發(fā),。其中,首批為主力批次,,涵蓋2018年的1~10月,。
此次下發(fā)的首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配額數(shù)量為12132萬噸,占比2018年全年進口允許量超85%,。并且,,相比于2017年全年的8760萬噸配額,高出近4000萬噸,。
進口允許量的增加的原因,,其一在于獲得配額的企業(yè)數(shù)量也在增加。相比2017年,,2018年新增了13家獲得原油進口配額的地方煉廠,,包括延長石油、金奧科技,、玉皇盛世,、東方華龍、齊成石化等,。
對此,,中宇資訊分析師許磊表示,新增的13家地煉主要為2016年四季度~2017年獲批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yè),,至此地方煉廠進口原油石油權以及原油進口權基本全面并軌運行,。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這次新增的13家企業(yè),,本次2018年首批配額基本是足額供給,,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尚不清楚這些地煉對于進口原油的實際使用能力,因此足額供給以測試的意圖非常明顯,。
部分煉廠首批進口配額大增
2018年首批配額中地方煉廠配額大幅增加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部分地方煉廠2018年配額較2017年有大幅上漲。
李彥表示,,京博石化和匯豐石化等山東地煉的增幅非常明顯,,算是彌補了2017年首批配額“明顯不足”的缺陷。
數(shù)據(jù)顯示,,首批下發(fā)的進口配額中,京博石化為298萬噸,匯豐石化為416萬噸,。而2017年這兩個企業(yè)首批進口配額量僅分別為78萬噸與167萬噸,。
這也是源于京博石化、匯豐石化等地煉2016年時配額使用情況不太理想,,所以2017年的配額被大幅削減,。
對此,地煉企業(yè)也吸取了教訓,。金聯(lián)創(chuàng)分析師王延婷表示,,2017年,獲得配額的地煉均積極進口,,為提高整體原油加工量,,山東地煉也保持了全年60%以上的平均開工率,在年底更是突破了70%的歷史新高,。據(jù)金聯(lián)創(chuàng)統(tǒng)計,,山東41家規(guī)模地煉加工進口原油的比例或提升至70%以上?!?017年原油進口配額完成較好,,多數(shù)煉廠提前完成全年進口額度,使得其2018年首批配額同比大幅增加2~3倍,?!崩顝┱f。
全年原油進口配額或超預期
區(qū)別于配額大幅增長的情況,,一些地煉企業(yè)更加追求“穩(wěn)中求進”,。例如,東明石化,、盤錦北瀝,、墾利石化、利津煉化,、天弘化學等獲得使用配額較早的煉廠,,本批次下放額度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僅有小幅增加,,基本在3%~11%,。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煉2018年首批配額中,,超過400萬噸的共有4家,,分別是東明石化、盤錦北瀝,、中化弘潤,、匯豐石化,而天弘化學獲得配額量為396萬噸,數(shù)量也較大,。
此外,,李彥指出,中化工集團獲得1667萬噸的配額,,而其旗下的昌邑石化,、正和集團和華星石化也都是山東地區(qū)體量非常大的地方煉廠。
王延婷認為,,考慮到新獲批煉廠也將獲得補充額度,,整體預計,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總量仍將有可能超過商務部網(wǎng)站提前公布的數(shù)字,。
此外,,《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商務部近期還下發(fā)了2018年首批一般貿易成品油出口的配額,,盡管同比呈現(xiàn)大幅增長的局面,,但地煉企業(yè)的身影仍未出現(xiàn)。
具體而言,,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及中化分別獲得674萬噸,、575萬噸,、175萬噸以及200萬噸出口配額,合計汽油,、柴油,、航煤配額1624萬噸。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