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實行—— 中國政治制度的一次偉大變革(崢嶸歲月)
圖①:參加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步入會場,。
資料圖片
圖②:1954年國慶節(jié),,游行群眾抬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模型通過天安門,。
資料圖片
圖③:位于浙江杭州的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棲霞嶺館區(qū)外景。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供圖
北京,,中南海,,懷仁堂。
這里見證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見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見證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實行。
1954年9月15日,,出席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步入懷仁堂,。制定憲法、制定幾個重要的法律,,通過政府工作報告,,選舉新的國家領導工作人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起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長期為之奮斗的民主制度從此建立在更加穩(wěn)固的基礎之上,。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一次偉大變革。
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范圍的普選
進行全國范圍的普選,,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的一個重要前提,。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全國范圍實行普選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條件尚不成熟,,因而采取了在中央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地方通過逐級召開人民代表會議的方式,逐步地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過渡,。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會議,正式作出《關于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頒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