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10日,,太行區(qū)六地委的南下干部拉開了集結的序幕,隨后太行,、太岳總計4000多名干部在武安整訓學習,。他們?nèi)琊囁瓶剩钊雽W習中國共產(chǎn)黨七屆二中全會文件,,學習毛主席著作《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將革命進行到底》及城市工作紀律,、策略等,以適應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的需要,,決心到江南開辟新局面,。
歷史選擇了共產(chǎn)黨,人民選擇了共產(chǎn)黨,,解放區(qū)人民滿腔熱血,,眼含淚水再次送別親人。這就是民心所向,!
武安市現(xiàn)在已是全國百強縣(市),,這是武安市城區(qū)一角。資料圖片
1949年4月25日一大早,,4000多名南下干部冒雨在武安舍利塔下集結,,在群眾敲鑼鳴炮的歡送聲中,長江支隊南出武安城,。
長江支隊中有一名河南籍干部,,他就是后來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撰文稱贊為“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的谷文昌。谷文昌長子谷豫閩講述:“我父親原是當時林北縣的一個區(qū)委書記,,報名參加長江支隊后是第五大隊三中隊三小隊的指導員,,他與小隊長一起抓好隊伍,帶頭認真搞好學習,。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肯學習、腦子好用,,非常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
2,、投身第二故鄉(xiāng),,做“全布爾什維克”
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土匪襲擾,,這支朝氣蓬勃的隊伍冒著硝煙蜿蜒南下,,不時有流血和犧牲。第一屆福建省長江支隊歷史研究會副會長鄭春田說:“從武安出發(fā)至福建建甌會師時,,曲周籍張振業(yè)等17名干部將生命永遠留在了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