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數風流人物】
正在浙江巡演的婺劇現(xiàn)代戲《義烏高華》受到觀眾熱捧。劇中主人公的原型謝高華曾任改革開放初期的義烏縣委書記,,他堅持群眾需求就是第一導向,,冒著丟官的風險,打破條條框框,,毅然拍板給路邊攤市場“開綠燈”,,催生了義烏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他2018年榮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榮獲“最美奮斗者”稱號,。
謝高華像新華社發(fā)
謝高華,1931年出生,,浙江衢州人,。1982年5月至1984年12月期間任義烏縣委書記。
當時的義烏是“一條馬路七盞燈,一個喇叭響全城”的貧困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已經包產到戶的義烏農民開始從事各種副業(yè),在城里逐漸自發(fā)形成小規(guī)模的路邊攤市場,。
當地一些部門因上級對能不能搞商品市場還沒有明確定論,,仍把這些路邊攤市場視為“投機倒把,走資本主義道路”進行打擊,。
1982年6月的一天,,在縣城擺攤經常被有關部門“圍堵”的農婦馮愛倩,在縣機關大院外攔住了謝高華,,責問政府為什么不讓老百姓擺地攤,。當時,謝高華到任義烏才一個多月,,馮愛倩的話讓他深受觸動,。
謝高華開始對義烏群眾擺地攤等經商情況進行調研,又帶隊到溫州考察,,越調研越覺得搞活市場符合中央的精神原則,,政府需要順應民意給地攤市場松綁。
在當時歷史環(huán)境下,,要為市場松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當地不少干部怕?lián)熑危檻]重重,。對此,,謝高華在一次縣機關大會上明確表態(tài):“開放義烏小商品市場,出了問題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