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孫云柯
余光中的眼中,,鄉(xiāng)愁是郵票,鄉(xiāng)愁是海峽,;范冬元的眼中,,鄉(xiāng)愁則是古道上的村落,一棟棟老屋,。
5月,,京西五里坨,花開正盛,。這里曾是駝鈴古道上的百年古村,時光荏苒,,古村與城市發(fā)展,、舒適生活產(chǎn)生了矛盾?!白⌒聵欠?,肯定舒服,可這百年古村要是沒了,,太可惜了,。”范冬元琢磨著,。
范冬元是石景山區(qū)五里坨古村拆遷改造工程負(fù)責(zé)人,,拆遷啟動前,范冬元就多次來到五里坨村,。百年四合院,,木雕石刻、素面影壁……這里的一切都讓范冬元心生敬畏,?!叭绾尾拍芗雀纳拼迕窬幼…h(huán)境,,又能留下這百年的記憶?”范冬元給自己出了一道題,,千方百計地尋找答案,。
按照規(guī)劃,五里坨村規(guī)模最大的四合院群——“王家大院”所在地,,將成為公共綠地,。為了找到保留“大院”的辦法,拆遷時,,范冬元先把“王家大院”當(dāng)作工人居住地,,這樣,既可延緩拆遷,,又能讓工人幫著修繕房屋,,還可以存放收集上來的老物件。
老碾盤,、拴馬石……老物件越來越多,,“大院”看上去就像個博物館?!皩ρ?,我就建個民俗陳列館,這樣不就能把老村留下來了嗎,?”范冬元尋思著,,興奮得直拍大腿。他頂住各方壓力,,終于把“王家大院”變成了京西民俗陳列館,。
山上黑石頭村,還有個比“王家大院”還古老的“錢家大院”,,足有150多年的歷史,。按照規(guī)劃,“錢家大院”正好在一條重要道路的范圍內(nèi),。
一邊是古宅,,一邊是交通,拆不拆,?怎么拆,?范冬元絞盡腦汁,想到了個辦法——平移山下,,原拆原建,。
范冬元找來錢家?guī)孜焕先耍捶磸?fù)復(fù)做工作,,“修繕古宅耗材耗力,,不如把房子交給國家,,將來建成了民俗館,你們可以隨時到民俗館上班,,永遠(yuǎn)守護(hù)你們的家,。”范冬元說,?!凹依镆餐щy,修繕老宅,,我們有心無力啊”“要是真像老范說的那樣,,宅子也修了,孩子們還多了個謀生的崗位,,也不錯”……老人們合計了合計,,同意了范冬元的方案。
老宅平移,,范冬元親自指揮,。每一條大梁、每一塊磚瓦,,還有門窗,、陳設(shè)都一一編上序號,在民俗館東邊原樣重建,,一磚一瓦,、四梁八柱,絲毫未變,。見老宅被完整地保存下來,,錢家老人放心了。
如今,,民俗館里已有近萬件展品。有一間屋子的墻上,、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各式鐘表,。沒事的時候,范冬元總喜歡到這間屋子里轉(zhuǎn)轉(zhuǎn),,“以前不管貧富,,家家戶戶都得有塊表,大家好看著時間,,工作生活”,,范冬元說,“我把大家的鐘表收集過來,,就是想讓參觀的人們一眼就回憶起當(dāng)年的生活,?!痹诜抖闹校@每一塊表,,都是能夠觸摸到的鄉(xiāng)愁,。
本報記者吳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