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yè)新時代】
用一生奉獻詮釋中國脊梁
——鄧稼先先進事跡激勵科技工作者愛國奮斗
光明日報記者袁于飛
日前,,原創(chuàng)大型黃梅戲《鄧稼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該劇展現(xiàn)了以鄧稼先為代表的一批老一輩科學家為實現(xiàn)科技強國夢而付出的艱辛努力和巨大貢獻,深深打動了現(xiàn)場觀眾,。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在觀看演出后說:“鄧稼先先生是我們九三學社的楷模、中華民族的英雄,!”
雖然已經(jīng)逝世32年,,“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依然活在無數(shù)國人心中,他的先進事跡在中華大地上傳頌,,激勵著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奮斗,,爭當中國脊梁。
感動中國激勵后輩
鄧稼先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中國知識分子的優(yōu)秀代表,。他默默無聞地為中國的核武器奮斗了28年,作出了卓越貢獻,。
1924年,,鄧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1948年至1950年在美國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為了實現(xiàn)科技強國的夙愿,畢業(yè)當年,,他毅然回國,,來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新中國啟動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國防尖端科研試驗工程后,,鄧稼先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9年,,鄧稼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xiāng),,初中,、大學、留學都在一起,。鄧稼先逝世后,,他寫了一篇紀念文章《鄧稼先》,飽含感情地寫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鄧稼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