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左圖為當年深圳新建的聯檢大樓(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盧炳輝攝),;右圖為2018年6月12日無人機拍攝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片區(qū)(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年里,,一代代新華社記者和攝影愛好者通過鏡頭記錄下深圳發(fā)展的一個個瞬間,。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用照片將當年的小漁村與如今的大都市進行對比,,看看深圳這座城市近40年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為旅客經過深圳羅湖口岸(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陳小波攝);下圖為2018年4月6日,,在深圳灣口岸出境大廳,,機器人在自助查驗通道前對旅客進行提示(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為工人在深圳華利電子有限公司彩色電視機生產線工作(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李長永攝);下圖為2018年6月13日,,工作人員在柔宇科技首條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guī)模量產線巡檢設備狀態(tài)(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新華社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