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面對兒子在日記中透露的理解,、堅強與感恩,李華浚坦言,,“我周末和節(jié)假日基本都要加班,,有時我上夜班回家也很晚,,所以妻子對兒子管得多?!?/p>
“當時看到兒子的這篇日記,,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么多年來,,我虧欠兒子和家人太多,。”說起這些話,,這個平日里的“白衣暖男”眼睛有些泛紅,,目光卻非常堅定,“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yè),,就要全心全意做好,。”
其實,,這正是很多醫(yī)護人員家庭的真實寫照,。作為醫(yī)護人員的孩子,他們要了解醫(yī)者的辛苦,,理解父母為何不能陪伴,,并成熟起來為父母工作而驕傲……而懂事的男孩在日記最后也寫道,“我爸爸沒有放假,,他在假期里救治小病人,,我也感到自豪?!?/p>
圖為男孩父親抱著兒童患者為其講故事。紹興市人民醫(yī)院供圖
懸壺濟世醫(yī)蒼生,,妙手回春解疾疼,。素有“啞科”之稱的兒科,其醫(yī)生緊缺是不爭的事實,,危險高,、壓力大,、強度大,讓不少人不愿意從事兒科醫(yī)生工作,。
“比起很多人所知的‘兒科煩惱’,,我更向往與可愛的小朋友打交道,因為他們有無限生機活力,,比成年人或有更多的奇跡,。”談起兒科醫(yī)生這份職業(yè),,李華浚感慨,,“就像前幾天,我順利將小朋友氣道中的異物取出,,而家長由衷地表示感激時,,我更感受到作為一名兒科醫(yī)生的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