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第一次捐獻時,全家人都沒有反對,,而這次家人不由得有些擔心,。“有一回女兒在車里偷偷跟我說,,‘爸爸,,這次要不別捐了,全家人都不放心你’,,他們讓我勸勸你,。”面對這番話,,黃偉對女兒說:“想一想,,如果所有入庫的志愿者都這么想,要是咱們家人生這種病,,怎么辦,?”
經過兩個月時間,黃偉累計暴走700多公里,、游泳120多公里,,體重減輕了9.5公斤。再次體檢時,,身體各項指標全部合格,。2016年的5月26日,黃偉成功為患者完成淋巴細胞捐獻,,成了先捐造血干細胞,、再捐獻淋巴細胞的商丘第一例,河南省第三例,。
這次,,黃偉再次收到了一封感謝信。這次信件出自患者親筆:“即使我再也沒有機會跟您一樣捐獻造血干細胞,、血液,,給身處病痛之中的人們以幫助,我還是想在接下來的生命里,,竭盡全力地幫助有困難的人,,給他們帶去溫暖,祛除孤獨和無助,,以回報我這幾年所得到的幫助……”
這段話讓黃偉記憶格外深刻,。在他看來,,這就是愛與溫暖的傳遞。
今年5月,,商丘市紅十字會和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服務隊在柘城縣人民醫(yī)院和中醫(yī)院開展造血干細胞采血備案活動,,當天有128位愛心人士采血備案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個團隊
“有善心的人很多,,有善舉的人卻不多?!边@是10年來黃偉做公益的切身感受,。
第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后,讓黃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關心,、關注這項公益事業(yè),并積極參與其中成為入庫志愿者,?畢竟,,現(xiàn)在多數(shù)青年人是獨生子女,這意味著他們很難在親緣關系上找到供者,,只能依靠志愿者為其提供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細胞,。而人類非血緣關系的相合率只有幾萬分之一,甚至是幾十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