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中國改革的“含金量”不斷提高,。一系列重磅便民、惠民,、利民改革舉措推出,、落地。彌合戶籍“鴻溝”,,打破城鄉(xiāng)二元化壁壘,;養(yǎng)老雙軌制正式終結,機關事業(yè)單位人員與企業(yè)退休人員間的養(yǎng)老“待遇差”逐步縮??;多措并舉降低抗癌藥價,城鄉(xiāng)醫(yī)保并軌,、異地就醫(yī)結算啟動,;打破“一考定終身”制度,“高考指揮棒”指向全面素質教育,;生態(tài)文明改革總體方案精彩亮相,,天空“顏值”爆表的日子越來越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累計減貧8000多萬人,貧困發(fā)生率從2012年的10.2%降至2017年末的3.1%,;2013年以來,,我國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每年保持在1200萬人以上,全國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始終保持在4.1%以下,;從2018年前三季度情況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人均工資性收入都有增加,同比名義增幅分別為7.7%和9.4%……
隨著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獲得感與日俱增,,也讓越來越多貧困群眾真正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
抓好“關鍵少數(shù)”,,推動民生善政落地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各項工作要抓出成效,,就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不僅“言傳”,更重“身教”,。
五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民生,以群眾期盼為己任,,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夙興夜寐,躬身力行,,深入基層調研,,聽取改革之聲,了解地方民情,。與群眾在一起時,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群眾的日常生活問得很細,。正是這樣深入細致的調研,,讓黨中央把握改革大勢,從頂層設計上謀民生之利,,改革精準對接民眾所需,、民心所盼。
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落實,、難在落實。好的政策如果“不抓落實,,再美好的藍圖也是空中樓閣,。”誰來落實,?首先是黨員,、干部,尤其是主要負責同志,。只有真正親民愛民的人,,才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謀群眾之所需,。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求,“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fā)力,,敢于啃硬骨頭,盯著抓,、反復抓,,直到抓出成效?!薄按_保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向不偏離,、黨中央明確的改革任務不落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