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幫困,共同致富
治沙最終是為了讓鄉(xiāng)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是石光銀最大的心愿和奮斗目標,。
從1997年開始,石光銀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勸說定邊白于山區(qū)最貧困的50戶272人逐漸遷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無償給每戶劃撥3畝宅基地,,帶領他們打水井、蓋房子,、架電線,、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逐漸走出了貧困,?!吧絽^(qū)生產條件差,老百姓吃水都吃不上,,只有搬出來才能致富,。
且治沙造林也需要人手,他們搬過來在我們公司干活,,也有工資保障,。”石光銀說,。
在扶貧幫困過程中,,石光銀進一步意識到,知識水平和思想覺悟也是影響脫貧的重要因素,?!爸呜毾戎斡蕖N覀冞@一代人不識字的多,,像我一天書也沒念過,,就認識幾個名字,吃了沒文化的虧,。但現在的娃娃要是還不識字,,思想覺悟和文明素質上不去,,再繼續(xù)治沙造林就困難得多?!?/p>
看著當地很多適齡兒童沒學上,,石光銀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籌資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學和光銀希望小學,,解決了當地孩子上學難的問題?;纳承W開學那天,,沙窩里20多戶全家出動,如過節(jié)般來到學校慶祝,,石光銀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除了吃住和教育問題,還有一件事卡在石光銀心頭,。隨著治沙造林的推進,,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農副產品品種多,、質量好,。但因為不通公路,車輛進不來,,產品運不出去,,大大制約了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石光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終決定自己墊資500多萬,,修通了定邊至海子梁的砂石公路,
如今這條路也變成了群眾口中的“致富路”,。
數十年如一日,,石光銀就這樣悶頭治沙種樹,一心一意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據不完全統(tǒng)計,,石光銀共幫扶300多戶、1000多人脫貧,,捐款捐物更是不計其數,。
2020年7月,石光銀(右三)同十里沙村村干部一起,,查看合作社養(yǎng)牛情況,。攝影/王鑫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銀的一輩子,與治沙種樹牢牢綁在了一起,。但所有與此有關的記憶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樹節(jié)。就在這一天,,石光銀的兒子在從銀川調運樹苗的歸途中意外發(fā)生車禍,,不幸去世。
然而安葬愛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銀又義無反顧地出現在治沙的“戰(zhàn)場”上,,和往常一樣扛苗、挖坑……在別人看來,,石光銀是敢與天斗,、與地斗,敢將“沙魔”踩在腳下的英雄,,但他同時也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他
把對兒子的思念與不舍深深埋進心里,化為了繼續(xù)治沙造林的強大動力,。
三十多年來,,他帶領鄉(xiāng)親們歷經千辛萬苦,在25萬畝荒沙,、堿灘上種活了5300多萬株(叢)喬灌木林,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筑起一條長百余里的“綠色長城”,,徹底改變了“沙進人退”的惡劣環(huán)境,,扭轉了“因沙致窮”的千年困局。
如今,,總有人勸年近七旬的石光銀歇歇,。但這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全國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國勞動模范”的風范,,語氣堅定地說:“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長時間,,治沙就用多少時間,!”
2018年3月,石光銀(前排右二)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2018年,,石光銀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這之前,他已連任過多屆省,、市,、縣級人大代表。作為一名老黨員,、老代表,,石光銀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叭舜蟠硪讶嗣裱b在心里頭,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真正發(fā)揮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笔忏y的話語中依然充滿干勁,,就像那仍在“成長”中的沙漠綠洲煥發(fā)著盎然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