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shè)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上世紀(jì)四五十年代,,村里家家戶戶都做著編草鞋的營生,。鎮(zhèn)上有一整條街賣的都是我們村的草鞋,,我們村也被稱為‘草鞋村’?!比f塘村村支書黃朝剛說,。
“那時村里人白天干農(nóng)活,傍晚趁太陽還沒下山,,一家人就坐在院子里編草鞋,。”黃朝剛介紹,,當(dāng)?shù)卮迕窬偷厝〔?,利用收割后的稻谷稈制成草鞋,遇水即濕,,被稱為“水草鞋”,,不耐穿還很廉價。
貴州省思南縣許家壩鎮(zhèn)萬塘村村民黃景國在編織草鞋(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夕陽西下,,兩棟木房子被染上金黃色?!澳菚r候一雙草鞋能賣兩毛錢,,膠鞋很少見,買草鞋的人多,,我一天能編四五雙?,F(xiàn)在老了,手腳慢了,,一天只能編兩雙,。”哥哥黃景武感慨道,。
如今,,村民對編草鞋的原料和技藝進(jìn)行了改良。編織出來的麻草鞋,,樣式精美,,經(jīng)久耐用,,已經(jīng)成為萬塘村的特色手工藝品,遠(yuǎn)銷海內(nèi)外,。
農(nóng)民在貴州省思南縣許家壩鎮(zhèn)萬塘村收獲冬瓜(8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市場有需求,草鞋的利潤也上來了,。黃景國笑著說:“以前,草鞋不值錢,,我的收入很少?,F(xiàn)在,一雙草鞋的凈利潤超過30元,,每月能增收至少1200元,。國家每個月還會給我?guī)装僭a(bǔ)助,生活寬裕不少,?!?/p>
貴州省思南縣許家壩鎮(zhèn)萬塘村村民黃景國在編織草鞋(8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