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播夢想的同時,,杜牧同也漸漸找到了新的奮斗目標,?!拔以谵r(nóng)村長大,,知道農(nóng)村的發(fā)展需要什么,?!辈┦慨厴I(yè)后,他希望回到班吉大學從事動物科學科教工作,,并打算推動班吉大學與西北農(nóng)大合作建立國際聯(lián)合實驗室,,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來自中非共和國的學生,做兩國間的友誼使者,,搭建民心相通的橋梁和紐帶,。
“把更多中國經(jīng)驗帶回家鄉(xiāng)”
本報記者宋豪新
“去了撒壩子村,我終于明白為什么中國的脫貧攻堅做得這么好,。中國政府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走在四川師范大學的校園里,,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劉天浩跟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2016年,,劉天浩來到中國,,成為四川師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一名留學生。2020年寒假,,他獨自一人來到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松坪傈僳族鄉(xiāng)撒壩子村,。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他拿起農(nóng)具,,跟著駐村工作隊和村民們一起干農(nóng)活,。
兩年前的冬天,在一位駐村幫扶的朋友邀請下,,他第一次來到撒壩子村,。這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村民淳樸熱情,。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但是當?shù)氐幕A(chǔ)設施建設卻沒有跟上,。劉天浩回憶起第一次到村里的經(jīng)歷,,“當時,村里沒有路,,不通水,、不通電,也不通網(wǎng)絡,。村民生活困難,,從村里到最近的鄉(xiāng)上,坐車要兩個多小時,,走路要走大半天,,出一次大山很困難,。”
今年寒假前,,駐村工作的朋友告訴他,,脫貧攻堅讓村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村民們的生活好多了,。劉天浩決定回撒壩子看看,。先坐飛機,再換乘大巴,,“離村子越來越近,,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村里不僅通了新修的公路,,路兩旁還安裝了路燈,,現(xiàn)在村民們出行方便多了。山上也立起了鐵塔,,村里通了電,,村民們還學會了上網(wǎng)?!眲⑻旌普f,,村里的巨大變化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