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北南雄市烏逕鎮(zhèn)田心村記者走訪過一個不完整的家庭。女主人姓黃,,2017年丈夫在修建房屋時意外去世,,家庭立即陷入困頓。她本人患有眼疾,,很多活都沒法做,,兩個孩子都在讀書。怎么辦,?村里幫她家落實了教育補貼政策,一家三口享受低保,,她本人每月還有380多元的殘疾補貼,。兩個孩子的學業(yè)支出不再是問題。記者到訪時,,她的兒子已在一所技校學習,,14歲的女兒在烏逕中學讀初中。
住房一直是農村發(fā)展的縮影,?!皵€錢蓋房”也一直是農村人對幸福生活的質樸追求。從土坯房到磚瓦房,,再到住進小樓房,、外墻貼瓷磚,房子形象地標注著農村發(fā)展的進程,。住房保障讓農民實實在在體會到溫暖,。在粵北山區(qū),記者走訪了南雄市烏逕鎮(zhèn)田心村一個貧困家庭——李干珠家,。李干珠79歲,,愛人76歲。他們無兒無女,,住在村邊一處祖輩傳下來的土坯房里,。列入貧困戶之后,,2017年政府補貼,村里幫忙,,為他們修建起70多平方米的磚瓦房,。兩位老人每月能領養(yǎng)老金和低保金,生活有了保障,。
農民一直把住房當作人生大事,。在陜西安康市漢濱區(qū)縣河鎮(zhèn)財梁社區(qū),67歲的譚永英住上了樓房,。她多年隨老伴在外地打工,,2012年全家回到村里時,久不住人的老屋已經坍塌不能居住,。那些年他們便一直租房住,。后來,村里有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他們搬進了移民小區(qū),。兒子在社區(qū)公益崗位工作,孫子在附近中學讀書,?!凹腋駛€家的樣子了?!彼吲d地說,。
仔細一算,記者一年走訪的33個貧困戶中,,有11戶直接得益于農村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了生活條件?!岸怠弊∞r民住房的“底”,,讓農民安居,這是脫貧攻堅的成效,,更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礎,。
產業(yè)之“興”
脫貧產業(yè)要符合當?shù)貙嶋H情況,不能走得太快,,更不能盲目求高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