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四川映秀灣電站,,馬元江前往檢查水電站安全,新的義肢可以讓他用左手拿手機,。
原標題:“最后的幸存者”馬元江:活著就是一種幸運用“一指禪”交流也很快樂
[人物名片]
馬元江,,今年42歲,國網(wǎng)四川省電力公司映秀灣水力發(fā)電總廠員工,。汶川大地震中被垮塌辦公樓掩埋,。5月20日凌晨1點被救援隊成功救出,,被困178小時22分鐘。是汶川地震被困時間最長的獲救者,。
馬元江,,十年前被公眾熟知的一個名字。他被埋在地震廢墟下,,共178小時22分鐘,,是最后一個被救出來的幸存者。
山崩地裂前,,他在映秀灣電站食堂里,,吃了被困178小時前的最后一頓飯。災難襲來,,此后八天八夜,,他滴水未進。坍塌的辦公樓里,,沒有食物,、飲水和光線的黑暗角落,卻又是他命運的庇護所,。
地震奪走了他的左前臂,,今年4月,他換上了新假肢,,開車,、系鞋帶都沒問題,假肢還能用鍵盤打字,,哪怕只是一指禪,、速度慢。他平常用電腦,,和親朋,、同事享受交流的快樂,。
他一直在故地映秀工作,,十年了,他并不避諱舊事重提,,活成了一個快樂的人,。
2018年5月8日,四川省映秀灣電站,,馬元江前往檢查水電站安全,。汶川地震時,他被埋了100多個小時,,最終獲救,。
10年后……
地震十周年
他重返震中映秀灣電站
5月8日下午,,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一輛軍綠色的越野車,,從都江堰入口駛?cè)肓硕笺敫咚?,由于剛做完腰部手術,不能久坐,,馬元江把副駕座位放倒,,后仰躺在了上面。
車子一路向西,,穿過紫坪鋪水庫,,半個小時就到了映秀,在十年前,,到映秀沒有高速,,走國道213要1個多小時,路窄車也多,。
車子越過了成都平原的盡頭,,老天頓時變了臉,雨勢更大了,,漫山遍野都是霧氣,。
震后十年,馬元江沒有離開過映秀灣水力發(fā)電總廠,,現(xiàn)在是安質(zhì)部主任,,負責安全生產(chǎn)質(zhì)量監(jiān)督,今天他要去的地方,,是總廠下屬的映秀灣電站,,地震當年恢復了生產(chǎn),直到現(xiàn)在,。
十年前被地震震垮的電廠大樓已找不到蹤影,,今天去的電站,距離原辦公大樓約有三公里,。走進電廠,,他照常拿起手電,鉆進水輪機室,,巡查廠里的生產(chǎn)設施,,和技術人員交流機器運行狀況。
水電廠里的員工,,大都經(jīng)歷過汶川大地震,,只言片語中,沒有人主動提起它,,只是馬元江偶爾露出的左手假肢,,無意中提醒著人們,,那場災難已經(jīng)過去十年了。
2008年5月20日,汶川縣映秀鎮(zhèn)一電廠的廢墟內(nèi)被困178個小時22分鐘后,,馬元江被救出,,并奇跡生還。醫(yī)生現(xiàn)場急救,。圖據(jù)視覺中國
10年前……
每次余震
生命縫隙越來越小
他仍記得,,被困178小時不吃不喝前吃的最后一頓飯,是白米飯和青椒肉絲,。
七層高的電廠大樓,,抵不住大自然的瘋狂力量,剎那間,,大樓垮塌成了兩層樓高的一堆瓦礫,,正在開會的馬元江和小組其他4個同事,一起被埋在了廢墟之中,。
預制板結(jié)構的房屋,,垮塌后,如同一層又一層餅干,,擠壓在一起,,他用左手護住了頭,匍匐著,,被卡在樓板之間,。
沒有光線,眼前漆黑一片,,六個被埋的同事,,只能靠大聲呼喊,相互確認對方還活著,,距離他最近的是虞錦華,,后來,,馬元江和虞大姐成為了生死之交,。
被卡在夾縫中時,他身上有個手機,,他設了鬧鐘,,震后的第二,、三天早上,鬧鈴都會響,,但到了第四天,、第五天,手機沒電了,,他完全陷入黑暗之中,。
沒有食物、也沒有一滴水,,他逐漸陷入了脫水和昏迷中,,他和虞大姐約定,輪流睡覺休息,,一定不能熟睡,,否則再也醒不過來了。
他的前胸和后背,,都緊緊貼著樓板,,每一次余震來襲,“壓迫感越來越強,,呼吸越來越困難”,,久不進食,體重也迅速下降,,但反而讓他在狹小的夾縫里,,有了生存、呼吸的空間,。
“目睹”同事被救
“棄車保帥”也要活下去
坐在行駛在都汶高速車上的馬元江,,輕聲細語說著當年的經(jīng)歷。
他記得,,當時被困在廢墟下,,長期不進食,四肢無力,、沒有精神,,很多人都陷入了“迷離”的狀態(tài)。
也不知道是過了多久,,黑暗中傳來了一陣敲擊聲,,救援隊發(fā)現(xiàn)了他們,他醒了過來,。虞大姐被困的位置,,比他靠外一點,救援隊挖出了生命通道,兩名醫(yī)生鉆進了廢墟,。
不幸的是,,虞大姐的雙腿被房梁壓住,長期擠壓下,,腿已經(jīng)保不住了,,兩位醫(yī)生在廢墟里進行了一場截肢手術。
馬元江被困的位置,,距離虞大姐很近,,他能清楚地聽到醫(yī)生的對話。
目睹同事被救過程,,他就為以后做過打算,。地震時,他用左手護住了頭部,,不過到了后來,,他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指揮”不了左手,完全沒有了知覺,,“那個時候,,我就知道左手保不住了?!?/p>
“棄車保帥,。”這是他腦海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不論是左手會怎么樣,,還是臉部毀了容,活下來,,走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2018年5月8日,,四川映秀灣電站,,馬元江前往檢查水電站安全。汶川地震時,,他被埋了100多個小時,,最終獲救,。
這10年……
和心魔作斗爭
他回到被埋地工作
一場地震,讓馬元江理解到了生活的真諦,。
被救出廢墟,、在重慶新橋醫(yī)院治療的第一個月里,,他的眼前,,總會不自主地出現(xiàn)遇難同事的音容笑貌,“有時候,,晚上也會夢到他們,,夢到以往和他們一起工作的場景?!?/p>
地震那一年8月,,醫(yī)院為了他裝上了假肢,對他進行了長期心理治療,,有時候,,身體上的病痛可以被治愈,心理上留下的創(chuàng)傷,,才是最難根治的,。
“那時,醫(yī)生總會問我一些問題,,我有點摸不著頭腦,,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那都是心理治療,?!?/p>
當年12月,他走出了醫(yī)院,,回到了映秀發(fā)電廠,,那時正值災后重建,很多人謠傳,,電廠不會再恢復生產(chǎn)了,,急了眼的馬元江找到廠領導,“我不想去后勤部門養(yǎng)老,,我要回到生產(chǎn)一線去,。”
十年來,,他一直覺得,,自己能夠幸存下來,是一種幸運,,如果倒塌的樓板再往下一點,,如果他被困時餓暈了過去,有無數(shù)個如果,只要有一個如果發(fā)生,,他便沒有生存的機會,。
馬元江總說,和遇難的那些同事相比,,他已經(jīng)非常幸運了,。
2018年5月8日,,四川省都江堰,馬元江正在使用筆記本電腦處理工作,,由于安裝了義肢,,他說影響他的輸入速度。
和自己較勁
能用假肢打字,,交流才有快樂
前年,,孩子就讀的中學曾邀請他去做講座,向孩子們分享“信念”,,他欣然接受,,這也是他一直向孩子灌輸?shù)乃枷搿?/p>
十年間,每到清明節(jié)或者5·12紀念日,,他會和幸存的同事一起,,去祭拜遇難的同事,看一看碑上的名字和熟悉的照片,。
今年4月20日,,一家慈善組織為他捐獻了一款新的假肢,這是最新的科技手段,,可以通過肌肉信號控制手指,,五個手指都能彎曲,開車,、看書,、剝雞蛋、系鞋帶都沒問題,,甚至能用電腦鍵盤打字,。
不過,假肢畢竟是假肢,,不能像真人一樣靈活,,手機和筆記本鍵位太小不能打,,只能用電腦鍵盤。
“新的假肢才用了十多天,,還不是特別熟練,。”在辦公室內(nèi),,他不斷努力著,,對著一個鍵盤反復演練,他操縱假肢,,伸出食指,,在鍵盤上打起了“一指禪”,。
用假肢打字,,是他的一個小煩惱,左手是假肢,,速度很慢,,右手速度又很快,左右手怎么協(xié)調(diào),,“現(xiàn)在我還在練習”,。如今,他可以通過鍵盤寫工作小結(jié),、上QQ,。大部分時間,他還是習慣用微信語音和親朋同事聊天,。
8日傍晚從映秀回程,,他從副駕位置上轉(zhuǎn)頭向后,又強調(diào)了一句:“我從不把自己當做殘疾人,,只是不知道身邊人怎么看,。”
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同事答道,,我從來不把你當做殘疾人,,你是一個堅強生活的人。
封面新聞記者李智攝影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