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8月27日電(記者王炳坤趙一鴻)一方水土養(yǎng)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養(yǎng)不好一方人,,是許多地方深度貧困的重要原因。近年來,,西藏著眼于高海拔帶來生活不便、牧民居住分散致產(chǎn)業(yè)不興等問題,,啟動了規(guī)??涨暗囊椎胤鲐毎徇w工程。
近日,,記者走進西藏三個搬遷安置點,,從搬遷群眾的故事和話語中,傾聽雪域高原的小康聲音,。
“人聚堆了,,商機就來了”
走近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āng)四季吉祥村,遠遠望去,,一幢幢綠色,、紅色、白色,、藍色住宅整齊排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索朗央吉說,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全村建設了365幢藏式住宅,,代表一年365天,“從建設規(guī)劃之初,,四季吉祥村便承載著美好的愿望,。”
作為曲水縣第二個集中搬遷安置點,,2016年12月建設完工的四季吉祥村目前已搬遷入住303戶,、1468人,其中包括曲水縣搬遷來的255戶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經(jīng)過兩年多的磨合,,四季吉祥村已發(fā)展成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
今年46歲的洛桑念扎,原為曲水縣才納鄉(xiāng)白堆村村民,。此前,,因妻子常年臥病在床,全家貸款為其治病,,加上洛桑念扎做生意失敗,,家里累計欠下了300萬元外債。守著11畝旱地和幾十頭牦牛,,他擔心一輩子也還不清貸款,,當時最怕兩個孩子因貧輟學。
從深處山溝的白堆村,,搬到靠近高速公路的四季吉祥村,,聚居在一起的人增多了,洛桑念扎也從中找到了商機,。
2017年,,他發(fā)動村民拉起一支綠化隊,為臨近村莊栽種防風固沙的草格子,。之后,,他又去縣里的萬畝苗木基地種植樹苗。如今,,他不僅還清了全部外債,,還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洛桑念扎說,,搬出大山,,靠近城市,貧困戶迎來了發(fā)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