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與官兵分享學習心得。本報記者洪玉杰攝
(記者何汀)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玉樹還在沉睡之中,。
突然一陣類似拖拉機的隆隆聲由地底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響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地震了”,,大腦中剛剛閃過這樣一個念頭,,剛剛起床的玉樹縣(現(xiàn)玉樹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國強突然間就被倒塌的房屋砸倒,瞬間騰起的煙塵塞滿了他的口鼻,、迷失了他的雙眼,,他本能地用雙手奮力往上刨,所幸他體形高大,,挪開了壓在身上的磚頭瓦塊,,推開了沉重的木板。脫離險境的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人們哭喊著,、奔跑著,。
他顧不上擦去臉上和手上的血跡,急忙朝著單位的方向奔去,,“集體宿舍還住著幾個單身漢,,不知道他們怎么樣了?”
所擔心的事發(fā)生了,,單位房屋全部倒塌,。他沖上前去一邊用手刨著、一邊呼喊著同事的名字,,聽到他的呼叫聲被壓在底下的同事急忙回應著,。指甲裂開了,、手指劃傷了,,鉆心的疼痛一陣陣傳來,手底下卻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個個同事被救了出來,,他向每一個被救出的同事重復著一句話:“快去救人”。
震后清點人數(shù)他所在的縣人大無一人傷亡,,同事們清楚這與張國強在第一時間對大家展開救援分不開,。大家也知道,張國強早已是重病纏身,,肝硬化等重癥疾病隨時都可以將他擊倒,。
然而張國強卻向組織申請,要去扎西科片區(qū)進行搶險救災,,這讓所有的人為他捏了一把汗,。扎西科片區(qū)地廣、人多,群眾成分復雜,,在這次地震中又是受災面積最大,、傷亡最重的地區(qū)。從主管縣財政的副縣長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國強對扎西科的現(xiàn)狀比誰都清楚,,做出這樣的決定并不是心血來潮,這個出生在草原上的康巴漢子內心一直有一個樸素的想法:是共產黨讓草原人民擺脫了貧困,,過上了當家作主人的好生活,,當家鄉(xiāng)遭受了巨大的災難時,他理應義不容辭為祖國母親分憂解難,。
張國強依然走向了抗震救災的最前沿,,力爭讓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降低到最小。
衣服刮破了,、皮鞋掉了底……又一個夜色褪盡,晨曦微露,,蜷縮在汽車里的他揉了揉干澀發(fā)紅的雙眼,,在拉開車門的剎那間他愣住了:曙光中,駐地武警支隊的領導,,同樣睜著布滿血絲的眼睛,,手里捧著一套嶄新的橄欖綠軍裝,微笑著望著他——張國強有了生平的第一套軍裝,,沒有多余的話語,,但那一刻他的眼睛濕潤了。
自此,,在抗震救災一線,,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這樣一種場景:一個身穿軍裝,沒有領章,、帽徽的編外“軍人”和武警部隊指戰(zhàn)員一道,,白天,頂風冒雪指揮抗震救災,,夜晚,,手繪的扎西科片區(qū)圖地圖。當勞累一天的扎西科片區(qū)居民沉沉睡去之時,,由軍民聯(lián)合小組組成的巡邏小分隊在30多個受災點帳篷外圍進行巡邏,;當?shù)谝粓龃笥隂_毀扎西科片區(qū)60余戶群眾的帳篷,軍民聯(lián)合小組積極組織搶險救災,,對附近的路面進行清淤……在抗震救災最前沿,,張國強身著“軍裝”與武警官兵共同演繹著“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動人故事。
在黨和國家以及全國人民的全力馳援下,,飽受地震災害的玉樹已由搶險救災轉為災后重建,,張國強挑起了更為艱巨的征地拆遷重擔,在玉樹縣政府的板房里我們再次見到他時,,蠟黃消瘦的臉龐,,塌陷的眼窩,頭發(fā)長得都到了后脖梗兒上……
當我們問他地震后留給他最珍貴的紀念是什么時,?他的雙眼立刻閃出了亮光,,他引著我們來到了辦公室兼臥室。一張雙人床,、一個上世紀八十年代家中常見的深棕色立柜,,所不同的是床腿和立柜上纏滿了膠帶,地震時他的這點家當被砸爛,,震后為了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他將這些拼拼接接照舊能用的家當搬到了辦公室里。他打開立柜門拿出一個長方形的紙盒,,揭開盒蓋,,里面是用塑料袋套著的軍裝,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軍裝,,用黝黑的手仔細地撫摸著,、沉思著。
我們深知,,面對每一個記者,,這個雙眼充血、嘴唇青紫的英雄都會講述關于這套軍裝的故事,。每每回憶起這段歷史,,他內心充盈的不僅僅是自豪感,更多的還是軍民團結所帶給他的一往無前的力量,。
送戰(zhàn)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如今距玉樹地震已過去了十年,,當年與張國強共同奮戰(zhàn)在一線的武警官兵已陸續(xù)離開玉樹,。
當嶄新的玉樹矗立在世人面前時,已擔任州級領導的張國強,,每逢建軍節(jié),、節(jié)假日都會去看望、慰問駐地官兵,。因為,,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與駐地官兵所結下的兄弟般的情誼,伴隨著他走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創(chuàng)造了玉樹災后重建的奇跡,,他也希望自己能像一名兄長一樣關心和愛護每一名為玉樹奉獻著青春熱血的部隊官兵,。
歲有涯情無限,子弟兵——那些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綠色身影,,總是不斷閃現(xiàn)在他的眼前,。“我曾經是一名編外‘軍人’”,,在張國強的記憶深處,,玉樹地震十年之后,最值得珍藏的回憶,,依然是存放在衣柜里的軍裝和軍裝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