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劉謙初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
原標題:劉謙初:一顆紅心忠勇為黨
新華社濟南7月17日電(記者蕭海川,、蘇萬明)1931年4月5日清晨,濟南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一陣密集的槍聲響過,,22名中共黨員倒在了血泊中。其中就有年僅34歲的劉謙初,。
劉謙初,,原名劉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東平度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父親為他取了一個小名,,叫作“光”,希望他長大成人后能有一番作為,。劉謙初8歲開始,,先后在私塾和高等小學念書。1913年春天,,16歲的劉謙初考入平度知務中學,。此時的中國,依然在尋找民族自強道路上艱辛求索,。
1916年春,,袁世凱復辟帝制。劉謙初聯(lián)合13名同學投筆從戎,,參加了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第三支隊炮兵團,。后因作戰(zhàn)英勇,被授予“山東三支隊義勇獎牌”,。1918年,,劉謙初又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齊魯大學預科。在大學里,,劉謙初繼續(xù)保持昂揚的學習熱情,,對所學功課無不細心研讀,他的作文時常成為范文被當眾朗讀,。五四運動爆發(fā)后,,濟南多所學校的學生聯(lián)合組織游行示威,劉謙初積極參與街頭演講,、分發(fā)傳單,。
1922年,劉謙初考入北京燕京大學。在這個新文化,、新思想的高地,,劉謙初收獲了新友、新知,。他發(fā)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組織撰寫《中國國民性的觀察》《武力不能統(tǒng)一今日的中國》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文章。頗具才華的劉謙初在同學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