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鄭州3月14日電(記者孫清清)在河南省夏邑縣,,有一座彭雪楓將軍紀念館,,是為紀念壯烈殉國的彭雪楓將軍所建。紀念館館長何向東說,,這些年不斷有群眾自發(fā)到紀念館參觀學習,,人數(shù)逐年增加,,現(xiàn)已成為著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彭雪楓,,1907年生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大革命時期,彭雪楓在黨的影響教育下,,接受了馬列主義,,開始了“出生入死,致力革命二十年”的光輝斗爭歷程,。
1932年9月上旬,,紅三軍團師長郭炳生企圖挾所屬第五團叛變投敵。時任師政委的彭雪楓僅帶隨行武裝潛行北上追了5天,,將全體指戰(zhàn)員帶回來與主力會合,,因此榮獲“紅星獎章”。
彭雪楓像,。新華社發(fā)
在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進行戰(zhàn)略轉移的危難形勢下,他調任中革軍委第一局(作戰(zhàn)局)局長,,協(xié)助朱德,、周恩來等進行軍事指揮。在中央紅軍一渡赤水中,,彭雪楓派出掩護部隊,,掩護中央縱隊過河,進入川南,;二渡赤水時,,彭雪楓率領縮編后的紅十三團,,與兄弟部隊一起,在二郎灘背水作戰(zhàn),,為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創(chuàng)造了條件,。
攻打婁山關時,彭雪楓率領紅十三團擔任正面主攻任務,。在兄弟部隊的一起努力下,,取得了戰(zhàn)斗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軍士氣,。戰(zhàn)斗之后,,彭雪楓又率部向遵義方向猛追,與兄弟部隊全殲守軍,,重占遵義,。后來,他又在彭德懷等率領下,,占領了老鴨山,,取得了遵義戰(zhàn)役的勝利。
彭雪楓英勇善戰(zhàn),,一次次深入敵后險境,,圓滿完成黨交給的特殊任務,堪稱虎膽英雄,。
1936年9月,,毛澤東親點彭雪楓擔任“特使”,輾轉半個中國,,力促國共合作,,“逼蔣抗日”,為我黨爭取在戰(zhàn)略大環(huán)境中的有利局勢,。1936年11月,,他第二次接受毛澤東的重托,與閻錫山進行談判,,表達了紅軍與晉軍聯(lián)合抗日的真誠愿望,。
西安事變爆發(fā)后,彭雪楓沉著冷靜地向閻錫山轉達中共中央與毛澤東的抗戰(zhàn)主張,,促使其態(tài)度從反對到中立,,再從中立轉到“共維大局”的立場上來,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兩黨以及其他各勢力的聯(lián)合抗戰(zhàn)作出了卓越貢獻,。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彭雪楓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參謀處少將參謀處長兼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主任,。這個辦事處為八路軍后來開赴抗日最前線鋪平了道路,。
1938年1月下旬,,彭雪楓再次肩負毛澤東賦予的“開展豫西敵后游擊戰(zhàn)”的新使命,走上了運籌中原抗戰(zhàn)的第一線,。1939年2月,在開辟豫皖蘇邊抗日敵后根據地的戰(zhàn)略決策下,,彭雪楓率領部隊挺進敵后,,宛如一把利刃再次插入敵人心臟,取得了一次次勝利,。
不幸的是,,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在指揮河南夏邑八里莊戰(zhàn)役時,,被流彈擊中,,壯烈殉國,時年37歲,。
回憶起父親,,原第二炮兵政委彭小楓介紹,正是因為父親始終對黨忠誠,,所以投身革命后,,在一次次大小戰(zhàn)斗和各種考驗中,誓死忠于革命事業(yè),,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黨人的本色,。
在過去的幾十年,一批又一批普通群眾,、工人和學生,,不斷來到夏邑縣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參觀學習,他的精神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后來人,。
《光明日報》(2019年03月15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