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特稿:璀璨珠鏈通世界——中國開放40年視角下的進口博覽會
新華社記者杜靜喬繼紅高攀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上海拉開大幕,。進博會官方標識上,,英文縮寫“CIIE”中間兩個字母“II”形似一扇大門,,一扇象征著中國聯(lián)通世界,越開越寬廣的大門,。
打開國門,,擁抱全球,貢獻世界,,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fā)展的一條主線,。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開放號角,到中國“入世”,,人民幣“入籃”,,再到“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個個中國與世界聯(lián)通的關鍵節(jié)點猶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串聯(lián)起中國40年對外開放的偉大歷程,。
“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未來潛力無限”
走進中國,,親歷改革開放,是德國西門子公司首任中國首席代表于爾根·奧貝格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F(xiàn)年77歲的奧貝格已滿頭白發(fā),,對新華社記者談起改革開放之初在中國的往事仍記憶猶新,。
在那個充滿未知的年代,做出來中國發(fā)展的決定需要膽識和果敢,。當時,,奧貝格極力推動西門子在中國的發(fā)展,因為“到中國后不久,,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很快意識到: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未來潛力無限,?!?/p>
1985年10月29日,讓奧貝格終身難忘,。這一天,,在人民大會堂,西門子與中國政府簽署全面合作備忘錄,。
在一張簽約儀式的老照片上,,站在最后一排的奧貝格笑著鼓掌?!爱敃r我的內(nèi)心無比驕傲,,我深信,這次合作將為西門子在中國的蓬勃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p>
從改革開放之初在中國僅有一個不到10人的代表處,到如今在中國幾乎所有重要城市都設有辦事機構,、員工總數(shù)超過3萬人……西門子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更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