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這樣,,無論與上級還是下級同組作業(yè),,都‘強詞奪理’爭著上,、必須上?!倍鸥粐搨?,劉貴濤回憶這些細節(jié),抹著淚說:“他其實是不想讓別人冒險,,這成了他的習慣,。”
事實上,,從走上雷場開始,,“讓我來”貫穿著杜富國的掃雷生涯。與杜富國同年入伍,,同在一個團,,同時參加掃雷的一班戰(zhàn)士許猛說:“杜富國是爭著來掃雷的?!?015年,,部隊選拔業(yè)務(wù)骨干組建掃雷大隊。誰都知道掃雷危險,,杜富國又是單位不愿放的“寶貝”,是家里倚賴的“頂梁柱”,,可他依然遞交了申請,。
從戰(zhàn)友們的敘述中得知,杜富國靦腆,,話少,。“讓我來”,,他做的遠比說得多,。“工作中他總是走在第一個,?!睊呃状箨牱株犻L張波說,在40多攝氏度的熱帶山岳叢林地,,杜富國常常一次背2箱炸藥爬山穿林,,理由是“免得背兩趟”。1箱炸藥27.5公斤,,兩箱55公斤的重量馱在肩上,,張波看到杜富國上臺階的腳在發(fā)抖?!皩χv機里,,大家呼叫他的名字最多?!睊呃状箨?隊隊長李華健說,,杜富國技術(shù)好,,熱心腸,哪有任務(wù)哪有他,,哪有困難他在哪,,“他好像不知道累,戰(zhàn)友們都叫他‘雷場小馬達’”,。
剛轉(zhuǎn)業(yè)的原掃雷大隊4隊隊長龍泉,,聽到杜富國負傷的消息表示,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的是杜富國排雷技術(shù)好、心理素質(zhì)好,,怎么會是他,?不意外,是因為杜富國排雷時總是“讓我來”,,經(jīng)歷的風險是其他戰(zhàn)友的數(shù)倍,。“他是我們掃雷兵的驕傲,!”掃雷大隊政委周文春說,。
手握金剛鉆敢向虎山行
在雜草泥土中,掃雷兵們通過探雷器的探頭遠近,,警報聲音強弱來判斷土里物品,、鐵絲長短、鐵釘朝向等情況,。這是杜富國和戰(zhàn)友們??嫉幕A(chǔ)訓練課目?!熬拖裼寐曇艚o土里的爆炸物照X光,,照清楚了,,心里才有數(shù),,出手才有底氣?!睊呃状箨犚话喟嚅L陳清說,,“杜富國愛動腦子,動手能力強,。他說‘讓我來’,,是因為有底氣,有本事,,大家才敢讓他來”,。
他為國防安全守護了13個春秋,,修理過高大上的戰(zhàn)斗機。2005年,,林貽高轉(zhuǎn)業(yè)到浙江省溫嶺市公安局,,成為一名交警,這一干又是13年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根河市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素有“中國冷極”之稱,全年無霜期不足90天,,年平均氣溫零下5.3℃,,歷史記載最低溫度達零下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