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新聞聯(lián)播):長征是一場理想信念的遠征,,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再走長征路”采訪團隊在福建閩西沿著先輩的足跡,,尋訪這片紅色土地上的信仰力量,。
從贛南到閩西,,我們第一站到達福建省長汀縣,。
85年前的9月30日,,紅九軍團在長汀縣中復村集結(jié)踏上長征路。出發(fā)前保衛(wèi)中央蘇區(qū)的最后一次大戰(zhàn),,就發(fā)生在中復村前的松毛嶺,。戰(zhàn)前,長汀百姓無論男女老少,,踴躍參軍,。
一位名叫羅云然的老人,自己的三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在了反“圍剿”的戰(zhàn)場上,,得知松毛嶺戰(zhàn)事激烈,,又把剩下三個兒子送來參軍。
當年毛澤東在長汀期間經(jīng)常來到這口井邊和群眾拉家常,,他了解到長汀百姓缺柴少鹽,,米價又貴??墒钱敃r的汀州市蘇維埃政府只注重擴大紅軍,,并未注意到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于是毛澤東就把了解到的情況和思考的解決辦法寫了下來,,請干部們一條一條地看,。
行進在閩西大地的青山綠水間,我們來到了紅軍長征的另外一個出發(fā)地三明市寧化縣,。“韭菜開花一桿心,,割掉髻子當紅軍,;保護紅軍萬萬歲,割掉髻子也甘心,?!?0多年前,,當?shù)卦S多客家婦女剪掉髻鬟加入紅軍,這支紅色娘子軍不少人犧牲在長征路上,。
我們從寧化縣行進到清流縣,,這里的毛澤東舊居墻壁上有一條紅軍標語,落款是紅軍七師一團,。這支部隊后來整編成為紅34師的一部分,。擔任中央紅軍總后衛(wèi)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為掩護主力紅軍突圍,,他們在湘江一戰(zhàn)中幾乎全員犧牲。
近三萬閩西兒女隨中央紅軍長征,,最后到達陜北的只剩2000多人,。
為了信仰,先輩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他們的姓名很多甚至無人知曉,,但功勛永世長存。再走長征路,,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尋根之旅,激勵后人在新長征路上堅定信仰,,無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