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墻壩安置點(和諧社區(qū)),記者走進了一間微型消防站,。這是怒江州最大的安置點,,搬遷群眾數量超過萬人。相關負責人介紹,,微型消防站建設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地下室和辦公區(qū)域),,室內消火栓系統、聲光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地下室),、配電室設有干粉自動滅火系統、防火卷簾,、防火門,、水泵房、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器材,。
“這是針對安置點樓棟多,、功能性建筑多的實際,當地消防救援大隊聯合建設方建立的‘智慧消防’系統,,能實現實時監(jiān)控,、快速發(fā)現、及時撲救的目的,?!鄙鐓^(qū)相關消防負責人指著微型消防站內的火災隱患防控系統說。
蘭坪縣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楊曉靈表示,,蘭坪分隊與當地鄉(xiāng)鎮(zhèn)政府專職消防隊,、微型消防站建立指導訓練、聯合作戰(zhàn)機制,。每個微型消防站配備專門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轄區(qū)出現火情,微型消防站人員將作為第一力量到場處置,。
“消防守護”為數以萬計的怒江州群眾帶來改變的同時,,也讓一位位服務隊員有了新思考?!耙郧拔覀兪窃谀缓笾笓]鄉(xiāng)鎮(zhèn)推動農村開展,,現在嘗試直接走到一線和村民接觸,,對我們的消防工作也是一次探索和推進,。”云南省消防救援總隊法制與社會消防工作處副處長,、助力怒江脫貧攻堅消防服務隊副隊長濮宇峰深有感慨,。
主動報名參加“消防守護”計劃的可文苑大學畢業(yè)后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如今已在這個系統工作10年,。轉制后,,她曾經歷一段時期的迷茫。沒想到的是,,她此次作為第二批服務隊員進入怒江州,,為自己找回了初心。
“怒江州民族歌舞團老團長楊吉元已經八十多歲了,,還四處奔波為村民公益演出,,宣傳消防知識。我想一個人不需要做多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把平凡的事做好就足夠,。”再過一段時間,,可文苑就將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她表示,自己重拾了對消防事業(yè)的熱愛,,鼓足干勁做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