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為中國鄰居 韓國、日本民眾對中國人的評價緣何大相徑庭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王洋,、金敏國,、陳雨):30日,也就是明天,,我們將迎來第三個“國際友誼日”。這個節(jié)日強調人民,、國家,、文化和個人之間的友誼能夠激勵和平努力并提供社區(qū)間架設橋梁的機會,從而實現(xiàn)文化的多樣性,。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幾乎在世界每個角落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隨著接觸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外國民眾有了和中國人直接接觸的經驗,那么在他們眼中的中國人,,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古話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么,外國人如何看中國人,?他們又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印象,?為此,環(huán)球資訊駐全球各地的記者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國人形象大調查,,今天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韓等東亞國家的民眾眼中,,中國人的形象。
中日韓三國,,既是關聯(lián)密切的鄰居,,又是可以相互認知的鏡鑒。隨著中國國力的發(fā)展,、三國間合作不斷加強,,中國的受關注度陡升,,鄰居眼中的中國人印象不斷成為討論的熱點。
“一般我所接觸的中國人大多數(shù)為勞務人員,,他們都很勤懇,、誠實。當然還有一些在韓國的中國人因懷有不滿情緒而不好相處,。我認為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很能吃苦,,很善良。”
“中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非??炭?、認真。他們一般都愿意吃韓餐,,適應能力也很強,,與當?shù)氐捻n國人也挺合得來。但韓中兩國畢竟在文化上有一定差異,,相互都需要理解,,在這方面還是缺乏一定的耐性。”
這兩位韓國民眾名叫柳范相和李明根,。分別來自首爾和仁川,。他們眼中的中國人是勤勞,、善良的。他們的對中國人的看法代表了絕大多數(shù)韓國人的心聲,。中韓兩國是近鄰,,雖然在歷史上,兩個國家之間也有過各種齟齬,,但大多數(shù)韓國人還是對于身邊的中國人給予肯定的態(tài)度,。環(huán)球資訊駐韓國記者金敏國認為,因為身邊接觸到中國人的機會很多,,韓國民眾對中國人的觀感還是十分靠譜的:
“目前居留在韓國的中國人共超過60萬人,,占全體在韓外國人數(shù)的近一半。除了來韓留學的近7萬名留學生和少數(shù)從事教學,、科研和白領工作外,,大多數(shù)人以體力勞動為主,主要在建筑工地,、勞動密集型工廠和飯店工作,,他們所從事的是韓國一般人不愿干的累、臟,、危險的工種,。因此,,給韓國人的印象中,中國人普遍為勤勞,,耐苦和樸實,。
但由于中韓兩國畢竟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加上韓國人缺乏對當代中國發(fā)展的了解等原因,,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小誤會和小摩擦。”
同樣是東亞鄰邦,,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民眾又是如何評價中國人的呢,?
“迄今為止,我只是通過電視報道來了解中國人的,,說實話沒什么好印象,。但最近我身邊也來了個中國人,通過在一起工作生活的接觸,,我感覺到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中國人和日本人沒什么不同,。雖然性格、思維方式上會有不同,,但接觸多了,,也就相互理解了。”
“日本是個島國,,而中國面積很大,,所以感覺中國人一般都很豁達。我想中國每天也會有很多新聞,,但是在日本很多有關中國的新聞我覺得都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會在面向全國的新聞節(jié)目中刻意播放一些催生日本人的對華厭惡感的節(jié)目。于是,,一些日本人就會接受不了中國人,,認為中國人都會做類似的事情。”
這兩位接受采訪的是日本民眾奧和田和高山浩一,,都是公司職員,。在他們的話語中,日本媒體上的中國人和生活中的中國人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F(xiàn)實中的中國人與普通日本民眾基本并沒什么不同,。而媒體中的卻令人厭惡。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第一資訊觀察員朱曼君介紹說:“中國人想知道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其實日本人也很關心中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在日本有一種說法,,認為越是學日語的中國人就越是反日,,反而倒是學英語的中國人,可能會比較喜歡日本,。這種說法和前面兩位受訪者的回答,,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為從事媒體工作,,我近乎每天都要瀏覽日本主要媒體,。你幾乎很難在日本媒體上找到關于中國的正面內容。特別是當日本媒體提到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時,,一般都是涉及各種犯罪的負面新聞,,而對那些勤勤懇懇在日本會社工作的中國人則是鮮有報道。”
日本和韓國都是中國的鄰居,,然而兩國民眾對中國人的看法卻不盡相同,。而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微妙的政治關系之外,,媒體的因素也不可忽視,。而如何讓國與國之間的友誼從民間起步,無疑是對所有媒體人提出的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