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當人們回望2016,,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相當不平靜的年份,。英國脫歐,川普上臺,,右翼傾向在全球抬頭,,樸槿惠,、羅塞夫、希拉里等一眾女政治家則黯然失色……而在臨近年底的時候,,土耳其又傳來了一聲槍響,。
當?shù)貢r間19日,,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卡爾羅夫遇刺身亡,。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事件
事發(fā)于當?shù)貢r間昨晚7點,。當時,,卡爾羅夫正參加一個名為“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羅斯”的攝影展。當他開始演講時,,其身后的一名年輕男子突然向天鳴槍,,大喊“躲開”,隨即朝大使背部射擊,。
行兇之后,,這名男子并未離開。他高呼:“
不要忘記阿勒頗,!不要忘記敘利亞,!我們的土地不安全,你也不會安全,。我不會活著出去,。在這個暴政中有份的人,個個都會付出代價,!”在隨后與警方的交火中,,該男子被當場擊斃。
最先認領這起兇案的是ISIS,,他們同樣認領了在德國慕尼黑發(fā)生的針對慶祝圣誕人群的襲擊事件,。不過,在島叔看來,,這次刺殺事件似乎與其關聯(lián)不大,,更可以視為一種恐嚇、或者離間俄土關系的舉動,。當?shù)孛襟w報道,,這名22歲的男子,,曾是土耳其的一名警察,,在今年7月的政變中被解職。他之所以能進入畫廊,,很可能是持有偽造證件,。
不過,,從兇手的口號看來,土耳其民間對于俄羅斯協(xié)助巴沙爾拿下阿勒頗的舉動存在一定反感情緒,,這跟土耳其官方有所不同,。
更蹊蹺的是,緊隨其后,,又出現(xiàn)了有人持槍向安卡拉的美國領事館射擊事件,。雖然目前動機不明,但是將其解讀為反美情緒應當不為過,。畢竟,,在伊斯蘭世界,美國的反對者一向甚眾,。
這次行刺,,會是一戰(zhàn)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的重演嗎?
態(tài)度
一個極端分子的行刺,,或許會讓土耳其官方尷尬,,但并不會真的引發(fā)俄羅斯對土耳其的怒火。
這一點,,從雙方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事件發(fā)生后,對土方打來的電話,,俄羅斯一律接聽且會談,;土外長還前往莫斯科,跟俄羅斯和伊朗一起討論敘利亞的未來,。
普京則稱,,“殺害俄駐土耳其大使是一次意圖中斷俄土正常關系的挑釁事件”,“匪徒們將自食其果”,,“事件不會破壞俄土關系”,。
土耳其的表態(tài)則更令人尋味,他們稱刺客系與土耳其“政變黑手”居蘭有瓜葛的伊斯蘭激進分子,,曾因卷入政變而被停職——明擺著把“鍋”往庇護居蘭的美國身上甩,。
什么是“大局”,普京和埃爾多安心里門兒清,。
說起來,,俄羅斯和土耳其過去百年間也是世仇,大大小小大了十來次俄土戰(zhàn)爭,;在敘利亞,,雙方以前利益不一、支持迥異,土耳其還曾一心想加入歐盟,、向西方靠攏,。但時移勢易,圍繞敘利亞問題,,各方的立場和關系都在不斷變化當中,。
戰(zhàn)局
從兇手高呼的口號看,,要理解這件事,,首先就要理解敘利亞這片土地上正在發(fā)生的“
微型世界大戰(zhàn)”。
這場“微縮大戰(zhàn)”有幾方參與,。俄羅斯和伊朗,、及黎巴嫩真主黨,支持巴沙爾政府軍,;海合會國家(阿聯(lián)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沙特)和土耳其,,各自支持一伙“溫和”反對派,;美英法德等國,也支持一幫據(jù)說比較“世俗”的反對派,,庫爾德武裝也從美國和歐洲國家那里拿錢拿槍,。
其中,真正出兵直接參與的,,就是俄土兩國為主,。其他西方國家,則遮遮掩掩地派出了一些特種部隊或者“軍事顧問”,,參與了庫爾德武裝的整訓,。當然,根據(jù)最大受害者巴沙爾政府的說法,,西方國家也參與了各種“溫和”反對派幌子下的恐怖主義武裝的行動,,要不,IS打爆土耳其坦克的美制反坦克導彈,,哪兒來的,?
而在敘利亞戰(zhàn)場上,俄羅斯和土耳其從分歧到默契,,不僅讓這場戰(zhàn)爭更加撲朔迷離,,也讓西方國家更感棘手,。
關系
先說俄土。從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到那場未遂的政變,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關系在短時間內來了個大轉彎,。
政變期間,,西方國家或應對笨拙,或畏首畏尾,、態(tài)度曖昧,,讓土耳其對“盟友”們大失所望;而政變未發(fā)生時,,普京就“不計前嫌”,,提前警告埃爾多安;因此,,挫敗政變后,,埃爾多安立馬跑去莫斯科,就打飛機事件道歉,。
但與美國,、歐洲,現(xiàn)在的土耳其則心存芥蒂,。
比如美國,。美國一再強調,,土耳其是“值得尊重的盟國”,沒了土耳其的合作,,美國在這一地區(qū)的因契爾力克空軍基地就無法運轉,,打擊ISIS的火力必然大為衰減。但政變后,,為逮捕據(jù)說卷入密謀的基地司令,,埃爾多安曾下令切斷基地電力、并出兵包圍——這其中,未嘗沒有警告美國的意思,。
這背后的分歧在于,,過去幾年,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依賴庫爾德武裝,;但土耳其恰恰把庫爾德武裝及其背后的分離勢力,視為賽過ISIS的洪水猛獸,。
又如北約,。土耳其雖努力加入歐盟,但一直不能如愿,。土耳其說,,是歐洲國家對其伊斯蘭的身份有歧視;歐盟國家則說,,是土耳其一直不能達標,。因此,埃爾多安當選總統(tǒng)后,,便試圖從伊斯蘭世界和中東地區(qū)尋求發(fā)展空間,;這么一來,又讓歐洲國家甚至美國更加警惕,。
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讓北約其他國家覺得,這是埃爾多安想綁架北約,、跟俄羅斯“叫板”的計策,;埃爾多安的宗教保守立場,以及前期對IS“養(yǎng)賊自重”的手法,,又成為西方政界質疑其未來走向的重要口實,。
這些顧慮的直接結果就是,政變期間,,西方國家態(tài)度曖昧,,譴責政變不積極;事后,,批評埃爾多安的清洗行動“違反人權”卻很積極,。
因此,進軍敘利亞后,,土耳其對于IS的反恐行動“比較飄忽”,,對于庫爾德武裝則毫不手軟。刺客高呼的“阿勒頗”(敘利亞第二大城市,,戰(zhàn)略要地),,政府軍剛剛控制這一地區(qū),,西方國家就在安理會不停高喊這是一場“人道災難”,要求俄,、敘趕緊?;稹T诎⒗疹H跟前的土耳其卻駐足不前,,既不去幫著解圍,,又不站出來說句透亮話,場面相當尷尬,。
一團亂麻中,,特朗普出場了,。
美俄
相對于白宮的表態(tài),特朗普的反應更迅速,。他的書面聲明這樣寫:“我們今天向死于激進伊斯蘭恐怖分子之手的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的親友表示慰問,。謀殺大使的行徑違背文明世界的所有準則,應一致就此予以譴責,?!?/p>
明顯向俄羅斯示好?
其實,,競選期間,,特朗普一個重要的綱領就是,要果斷解決敘利亞問題,,防止ISIS的恐怖外溢效應進一步危害美國的安全,。
目前看來,針對敘利亞問題,,特朗普的藥方就是,,盡可能爭取到俄羅斯的合作。他提名的文武二將中,,國務卿蒂勒森早就被華盛頓政治圈貼上了“知俄派”的標簽,;國防部長馬蒂斯則是有名的大鷹派,以發(fā)表各種不忌憚于動用武力“消除對美國的威脅”聞名,。
那,,要怎么取得俄羅斯的諒解或者信任呢?對特朗普來說,,俄羅斯大使遇刺事件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就此事件早早積極表態(tài),且比現(xiàn)政府更積極,,既能投射出他改善對俄關系的愿望,,又似乎暗示著,,在敘利亞問題上,他打算放棄前政府在俄羅斯和ISIS之間“用王八蛋打龜兒子”的手段,。
當然了,,選擇強硬的馬蒂斯,本身就昭示了美國軍靴踏上敘利亞的決心堅決,。對此,,相信普京不會看不懂,畢竟敘利亞的亂局無限期拖下去,,對于遭受制裁,、經(jīng)濟困難的俄羅斯來說并非美事。
難題
各種事件背后,,敘利亞的無辜民眾則更長期被忽視。
拿此次兇手高呼的阿勒頗來說吧,,前些日子,,中國同俄羅斯一道,在安理會否決了涉阿勒頗局勢的決議草案,。一時間,,中俄都被西方扣上了“反人道”的帽子。
人民日報文章指出,,“敘利亞局勢動蕩后,,反對派攻占阿勒頗,催生了一波難民潮,,那時候沒有哪個西方國家提出人道主義決議草案,。從2014年敘政府軍反攻阿勒頗開始,西方國家逐步提高了人道主義調門,。去年9月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問題,,西方國家屢屢以擴大人道準入為由逼俄敘在戰(zhàn)場上讓步。日前,,敘利亞軍方宣布已控制阿勒頗絕大部分城區(qū),,戰(zhàn)役即將結束,西方口中的’人道主義’問題卻更加緊迫起來,,耐人尋味”,。
還有媒體拍到了阿勒頗反對派武裝的糧倉和軍火庫,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令人咋舌。倉庫內是大批物資,,倉庫外是嗷嗷待哺的難民,。也難怪俄羅斯稱,,拿下阿勒頗后,“
考驗美國和西方誠意的時候到了”,。
在敘利亞問題上,,美俄的角力是核心角力。目前,,特朗普只是表達了緩和俄美關系的意愿,;該如何彌合雙方在敘利亞和烏克蘭東部的分歧,則并無具體措施,。未來如果美俄真要聯(lián)手去中東“反恐”,,如何分割這些區(qū)域的俄美利益,顯然是一個大難題,。
更深刻的難題在于,,如果不能消除極端主義思想產(chǎn)生的根源,不管是幾大帝國聯(lián)手介入敘利亞,,恐怕能做的,,也不過是消滅了有形的ISIS組織,,讓其好像“基地”組織一樣“去實體化”,,變成看不見摸不到、卻時不時跳出來鬧一把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