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搶頭條的本事,人們不得不佩服特朗普,。僅僅十來天時間,,全世界的新聞媒體,哪怕是娛樂新聞,,每天都離不開這位不斷震撼世界的美國新總統(tǒng),。
政知道發(fā)現(xiàn),有些新聞是特朗普自己制造的,,比如強制限制移民與難民,、臨時性拒絕中東地區(qū)七國人員入境;有些新聞則是其他人引爆的,比如今天朋友圈熱轉的“特朗普集團前執(zhí)行副總裁:我知道特朗普患有精神疾病35年”(局座插一句:這則新聞靠不靠譜仍有待觀察,,局友聽聽也就罷了),。
在紛繁的訊息中,一則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實則頗具深意:特朗普已經(jīng)注冊了2020年競選連任時的廣告語:“Keep America Great!”(保持美國偉大)。這不禁令人想起奧巴馬就職后,,現(xiàn)任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毫不遮掩地表示:共和黨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全力阻止奧巴馬獲得第二個任期。
然而,,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的數(shù)據(jù)顯示,,特朗普上任后僅僅用了八天時間,就使其民意反對率超過50%,,這一尷尬的政績不僅前無古人,,恐怕也難有來者。
面對這樣的民意支持率,,特朗普上任伊始何以自信滿滿篤定連任?到底為什么特朗普政府如此“遭人恨”?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特朗普政府到底在捍衛(wèi)誰的利益。
如果畫一條一維的橫線比擬美國的政治光譜,,左,、右派分居兩側,主張平等與民權的民主黨主要為左派,,而主張放松政府管制與秉持保守政治宗教信念的共和黨主要為右派,。
通常執(zhí)政的總統(tǒng)政策在政治光譜的中間區(qū)域搖擺。但是一維的光譜,,無法體現(xiàn)出政治權勢與階層的差異,。實際上,若以右派的端點為圓心畫一個圓,,美國的政治光譜更像一組二維的同心圓,。居于核心位置的,恰恰是決定特朗普勝選而持有傳統(tǒng)保守政治立場的白人選民,。
當美國的國力強盛,,霸權地位鞏固,實力足以捍衛(wèi)同心圓各圈層的利益訴求時,,作為內政外交政策導向標的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價值,,對內偏重平等,對外宣揚民主,,全力捍衛(wèi)盟友,,強勢應對戰(zhàn)略敵手。
然而,,當美國的國力相對衰落,,霸權地位遭遇挑戰(zhàn),實力不足以支撐各圈層的利益訴求時,,則只能以滿足最核心的傳統(tǒng)保守白人利益為優(yōu)先,,平等訴求退居其次,,民權運動遭逢低谷,非美國本土出生,、非基督教信徒,、非白人族裔甚至非男性公民便都遭遇到不同形式與程度的歧視。
對外關系上,,各軍事盟友面臨美國拒絕履行安全保護條約的恐慌;移民和難民面臨失去進入美國尋求生計的機會以及家庭離散的挑戰(zhàn);多邊國際治理機構面臨美國消極作為甚至退出的窘境;體系大國面臨美國削弱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拒擔大國責任的壓力。只有極端宗教與恐怖勢力歡呼雀躍,,尋覓著美國與全世界激化矛盾帶來的權力真空與作案良機,。
一言以蔽之,特朗普捍衛(wèi)的就是具有傳統(tǒng)保守政治信念的白人群體利益,,他所在意同時也依賴的就是這個群體的支持,,在其看來這個群體的復興便意味著美國的復興,這個群體的強大就意味著讓美國再次強大,。
而與這個目標相沖突,,與這個群體利益相矛盾,與其所主張的政治理念相左的所有事物,,都站在特朗普政府的對立面上,。而無論從就職演說的支持度還是包括上任后在移民、醫(yī)保,、強化國防、削減政府開支,、促進就業(yè)等方面一系列政策舉措,,特朗普都在提升其依賴群體的支持率,因此他已悄然啟動競選連任的安排,。而特朗普的政策越得到保守白人選民的信任,,就意味著與其他階層和族裔選民矛盾愈發(fā)激化。短短十天,,美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幾乎每時每刻都存在對特朗普政府的抗議,。
特朗普的“愛憎分明”一以貫之的體現(xiàn)在他的競選中和執(zhí)政以來的政策取向上。這樣的執(zhí)政理念只能加劇美國的分裂,,并因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而使全世界都面臨著危機,。這場危機的本質在于利益的重新強制性分配,而其依據(jù)并不是勤奮與實干的付出,、不是技術與資本的投入,,不是價值與理念的認同,而是帶有鮮明“種族歧視”色彩的人種論,、出身論,。換言之,特朗普可能觸發(fā)了一場全球性的認同價值危機,世界面臨著該堅持怎樣的發(fā)展導向的根本困惑,,而這恐怕才是特朗普在全世界范圍內遭受到如此廣泛而普遍抗議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