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喀土穆4月4日電(記者李紫恒)為期三天的首屆非洲國家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院長會議4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閉幕。東道國蘇丹在會上提出在非洲大陸建立“非洲法院”的倡議,,表示非洲人民有能力承擔自己的司法職責,。
蘇丹總統(tǒng)巴希爾表示,建立一個公正獨立的“非洲法院”符合廣大非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譴責設立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是針對非洲的“殖民工具”,,稱該法院“實行雙重標準”,特別是針對一些非洲領導人,。他呼吁非洲國家集體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組建自己獨立的“非洲法院”。
蘇丹首席法官海德爾表示,,“非洲法院”的建立可以向國際社會傳遞“非洲有能力承擔自身司法工作”的信息,。海德爾認為,組建“非洲法院”以阻止外界干擾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
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jù)《羅馬規(guī)約》設立的永久性國際刑事裁判機構(gòu),,于2002年7月在荷蘭海牙開始運作,有權(quán)對種族滅絕罪,、戰(zhàn)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進行審判,,只追究個人刑事責任,,且在國家所屬法院不能自主審理的情況下介入。
運作至今,,國際刑事法院調(diào)查的20件案件大部分都與非洲有關,,其中涉及肯尼亞前總統(tǒng)肯雅塔、蘇丹總統(tǒng)巴希爾,、科特迪瓦前總統(tǒng)巴博,,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生前也曾遭通緝。因此,,非洲國家認為國際刑事法院對非洲國家有明顯偏見,。
首屆非洲國家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院長會議以“為非洲司法的統(tǒng)一”為主題,34個非洲國家的大法官及最高法院代表與會,,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非洲域外國家代表也應邀出席。與會各國代表討論了非洲在解決沖突方面的經(jīng)驗,、完善司法體制建設和發(fā)展手段以及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反洗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