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法國大選落幕,,初步出口民調(diào)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超過65%的得票率贏得大選,最終結果將于10日公布,。
據(jù)最新公布的出口民調(diào)顯示,,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在剛剛結束的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中,以接近66%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勒龐(34%),,當選為法國新總統(tǒng),。39歲的馬克龍,也將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tǒng),。馬克龍支持全球化,、移民和歐盟,但強調(diào),,歐元區(qū)必須進行改革,。
資料圖:馬克龍在第一輪選舉勝出
另據(jù)海外網(wǎng)5月8日電 法國當?shù)貢r間2017年5月7日,法國內(nèi)政部公布第二輪總統(tǒng)選舉結果,。據(jù)初步統(tǒng)計顯示,,法國前經(jīng)濟部長、“前進運動”領導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以約65.5%的選民支持率戰(zhàn)勝法國國民陣線前主席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成為法國第五共和國第八任總統(tǒng),。在這次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59年來,,首次由兩位不是傳統(tǒng)左右翼政黨候選人占據(jù)總統(tǒng)選舉的“決賽”舞臺上,最終的勝利者是法國前經(jīng)濟部長,、“前進運動”領導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這場全球媒體普遍關注的法國大選,不止決定法國之后5年的命運,,還很可能決定歐元區(qū)的命運,、歐盟的命運,甚至影響世界,。
選情
當選總統(tǒng)幾無懸念
據(jù)法媒報道,,39歲的中間派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擊敗極右翼政黨候選人勒龐贏得2017年法國大選,成為法國下一任,、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總統(tǒng),。
這位年輕的政治家憑借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個人魅力改寫了法國政治格局,榮將載入史冊,。
據(jù)比利時媒體選前報道,,預料馬克龍最終得票率可以高達6成4,勝選高唱入云,。法國內(nèi)政部指,,截至當?shù)貢r間下午5時,投票率為百分之65.3,,比2012總統(tǒng)選舉同時段的71.9%低,。
馬克龍于當?shù)貢r間早上11時,偕同妻子特羅尼厄到勒圖凱·巴黎普拉的票站投票,,他投票后接受訪問,,呼吁選民踴躍投票,指現(xiàn)時是“聽天由命”,;而瑪琳·勒龐亦已于埃南博蒙票站投票,,在她尚未現(xiàn)身之前,,有女權分子帶同一幅巨型橫額,在埃南博蒙票站抗議瑪琳·勒龐,。
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朗德于早上亦到到法國西南部城市蒂勒投下手上一票,。奧朗德被視為法國現(xiàn)代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tǒng),直至2016年12月1日,,民眾對其執(zhí)政的滿意度僅剩下百分之4,他黯然宣布不會競選連任,。他較早前曾呼吁選民票選馬克龍,。
相關新聞:法總統(tǒng)大選70后候選人馬克龍:有顏有愛又有錢!
法國大選獨立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自稱超越黨派,,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沒有任何政治選舉經(jīng)驗,。因此,他把自己的競選之路比作“長征”,。
他說,,左翼右翼并不重要,“只要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政治綱領”,。
馬克龍出生于1977年12月,曾擔任法國經(jīng)濟部長,。
當很多同齡人還在打拼事業(yè)掙錢養(yǎng)家而焦頭爛額的時候,,這位政壇新星早已給自己做了極其精準的規(guī)劃和定位。
2002年,,同樣是大選年,。馬克龍只是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的一名學生,在法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謀了一份實習工作,。閑暇時,,他通過電視轉播關心著國內(nèi)的總統(tǒng)選戰(zhàn)。
彼時,,鼓吹新納粹主義的“國民陣線”創(chuàng)始人讓-馬里·勒龐在競選中意外出線,,進入第二輪投票。
雖然這場選戰(zhàn)以希拉克的壓倒性勝利而告終,,年輕的馬克龍仍然堅定了這樣一個觀念:如果現(xiàn)有主流政黨不進行深刻改革,,極右勢力終將一步步攫取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最高權力。
十五年后的今天,,“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攜極右勢力卷土重來,,圈粉眾多。
“右風”勁吹下,,現(xiàn)任總統(tǒng)奧朗德放棄連任,,風雨飄搖的左翼無法推選出強有力的候選人,。中右翼共和黨候選人菲永原本被寄予厚望,后來卻深陷“空餉”丑聞,。
十五年前的危機再次顯現(xiàn),。然而這一次,馬克龍不在非洲大陸的電視機前,。他縱身一躍,,跳入競選漩渦的中心。
2016年4月,,馬克龍依照自己姓名的首字母縮寫創(chuàng)建“前進黨”,,并于11月正式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總統(tǒng)選舉。
他自稱非左非右,,一度被揶揄為法國甜點“馬卡龍”——外表光鮮,,內(nèi)在綿軟。
去年11月參選以來,,馬克龍因個人魅力突出而人氣頗旺,,但他始終未能提出自己的政治綱領,被競選對手稱作“無政綱先生”,。
直到本月初,,他才將社會政策偏左、經(jīng)濟政策偏右的完整綱領和盤托出,。
左右兼收的馬克龍反感被稱作“中間派”,。
“我來自左翼,但樂意采納右翼的優(yōu)點,。我從不因循守舊,,”他說。
通常,,開了掛的成功人士,,頭腦清晰、思維敏捷,、目標明確,。馬克龍正是這樣一種人。
十六歲時,,在亞眠讀高中的馬克龍愛上了已婚已育,、大他24歲的語文老師布麗吉特。
父母安排他轉學到巴黎,,以終止這場不同尋常的師生戀,。但14年后,馬克龍終于娶布麗吉特為妻。
2008年,,馬克龍花費5.4萬歐元“贖金”辭去高級公務員職位,,投身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一名“投行男”,,單筆交易就將280萬歐元納入囊中,。
馬克龍的婚戀和職業(yè)選擇,成了不少法國人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有顏有愛又有錢,,馬克龍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好男人、好老公”,。
2012年奧朗德勝選,,馬克龍重返仕途,擔任總統(tǒng)府副秘書長,,卻于短短兩年后又一次“歸去來兮”。
當他在法國北部海岸悠閑地度假騎行,,思考要不要去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教書的時候,,卻接到奧朗德的來電,于是法國人就有了一名1962年以來最年輕的經(jīng)濟部長,。
“想理解馬克龍,,你要知道,驅(qū)使他作出選擇的動力是自由,?!瘪R克龍的好友兼伴郎、經(jīng)濟學家馬克·費拉奇說,。
“他離開亞眠,,是為了自由地和布麗吉特相處;他加入銀行界,,是為了取得財務自由,;如今他辭去經(jīng)濟部長參選,是為了追求他向往的政治自由,?!?/p>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