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默克爾的訪華之行就像去最好的新朋友那里串門兒”,,“德國之聲”23日發(fā)文稱,。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起將第11次訪問中國,德媒列出了她此次訪華可能涉及的一系列議題——伊朗核協(xié)議,、貿易保護主義,、巴黎氣候協(xié)定等。評論稱,,“由于特朗普的對抗路線,,德國和中國突然站在了一起”。
德新社23日稱,,此次隨行默克爾訪華的有約20名德國高管組成的經濟代表團,。與以前訪華時幾十名,甚至上百名高管組團相比,,這次的規(guī)模似乎小了很多,,因此也不會簽署更大的協(xié)議,。德國財經網(wǎng)分析,這主要是因為中德經濟合作已經非常廣泛,,且本次默克爾訪問的重點在于政治,。
德國媒體認為,此次默克爾訪華議題的“重中之重”,,是伊朗核協(xié)議,。5月8日,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核協(xié)議,,伊朗希望從其他國家得到保證,。默克爾希望中方與歐盟一起堅持核協(xié)議。
美國威脅對多國鋼鐵和鋁加征關稅是另一大議題,。盡管目前中美之間已經就貿易爭端初步達成共識,,但歐盟各國與美國的爭端仍未化解,德國希望與中方對此進行協(xié)調磋商,,尤其是怎樣保證全球貿易自由方面,。在這些議題上,中德持共同立場,。
《斯圖加特日報》指出,,默克爾在訪問中國期間必須解決一個復雜的公式:“中歐美三角關系”,即面對華盛頓和北京這兩個困難合作伙伴,,歐洲如何保持平衡關系,。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海爾曼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政策讓默克爾這一原本常規(guī)的就職訪問具有特別的意義,,“如果美國不遵守國際關系中的基本規(guī)則,,那么歐盟和德國必須尋找與北京合作的新道路?!?/p>
中德之間也有“摩擦點”,。德國工商總會負責人23日對媒體表示,默克爾訪華必須敦促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22日公布研究報告稱,技術企業(y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成為中國投資者的目標,。
根據(jù)該報告,,中資收購項目主要在德國3個州:巴登-符騰堡、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巴伐利亞,。這些州正是多數(shù)所謂的“隱蔽冠軍”——德國的全球技術領先企業(yè)的聚集之地。報告認為,,中資在德國獲得自由進入市場的機會,,中國政府卻沒有做出相應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