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趙可金:“窮人”已難以再影響美國政治未來
日前,,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黑莉又批評了聯(lián)合國,,因為聯(lián)合國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是關于美國極端貧困和人權問題,。其中有這樣的數(shù)據(jù):“美國有4000萬人生活貧困,其中1850萬人極度貧困,,而另有500多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的第三世界水平當中,。”
雖然黑莉不愿意承認美國有這么龐大的貧困人口,,但是眼下一場經過長時間籌備的美國“窮人運動”正在包括30多個州府和首都華盛頓舉行抗議活動,,發(fā)起對貧困、種族,、移民以及收入平等議題的抗爭,。而這項活動已經持續(xù)了近40天。
貧困的美國
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50年前曾發(fā)起過一場“窮人運動”,,以非暴力抵制為其主要特征,,掀起了風起云涌的抗議浪潮。這一“反對貧困的戰(zhàn)爭”(war on poverty)運動將斗爭的焦點從美國黑人的公民權轉變?yōu)榻洕鷻?,曾經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政治進程,。
50年后的今天,美國成千上萬貧困,、低收入的工人,、活動人士和宗教團體領袖重新啟動了“窮人運動”。對他們來說,,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窮人仍然在痛苦中備受煎熬。為此,,他們提出了一長串的要求,。包括修改聯(lián)邦和州的最低工資標準,使其與21世紀的經濟相符;再次開始向公共住房投資;廢除2017年共和黨主導的稅法改革;停止美國正在進行的軍國化;把軍費轉投到教育;醫(yī)療保健;杜絕系統(tǒng)的種族主義,。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加上為數(shù)眾多的主張,將會把美國帶到一個什么樣的未來呢,?
很多人并不知道,,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政府2018年的標準,一個四口之家年收入的貧困線是25001美元,,按照這一標準,,最新美國人口普查顯示,大約有4100萬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超過美國總人口的13%,。如何治理貧困問題,解決美國窮人的后顧之憂,,一直是美國社會和政府的重要課題,。
顯然,美國沒有類似中國的脫貧攻堅計劃,,美國4100萬窮人的未來看不到有整體改善的前景,。更嚴重的是,美國政府打算在未來10年間削減聯(lián)邦財政支出3.6萬億美元,,通過眾多機構改變預算政策,,以及削減對窮人的福利來達到上述目標,這無疑將會增加美國窮人的悲慘境況,。2017年5月初,,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特朗普提出的新醫(yī)保草案,計劃未來10年削減8000億美元公共醫(yī)療補助預算,。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此舉將導致未來10年1000萬人失去這項福利,。
所有這些舉措對早已經在貧窮中呻吟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正是這些任性的政策,,刺激了美國“窮人運動”的復蘇,。隨著運動的展開,有可能對美國即將到來的中期選取和美國政治產生影響嗎,?
政改的可能
貧窮問題是一個普遍的公共問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存在。對一個國家來說,,出現(xiàn)貧困人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貧困問題漠不關心,缺乏治理貧困的有效辦法,。相比之下,,從2013年以來,中國現(xiàn)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在中美兩國綜合國力日益接近的情況下,貧困人口的數(shù)量也在接近,。不同的是,,兩國貧困標準不同,中國脫貧攻堅注重“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中國把脫貧攻堅作為新時代的“三大戰(zhàn)役”之一,,承諾到2020年整體進入小康,,消滅貧困。
受制度設計制約,,美國不可能有中國的脫貧攻堅計劃,,美國所能依賴的就是各種立法規(guī)定的社會福利計劃。與歐洲高福利國家不同,,美國并沒有建立起龐大的社會保障制度,。在美國人眼里,貧困主要是一個個人問題和社會問題,,而非政治問題,。造成貧困的責任主要由個人承擔,治理貧困主要依靠社會慈善和社會救濟來解決,,政府沒有必要在貧困問題上投入太大的精力,。直到羅斯福新政時期,,針對窮人的公共援助項目才得以確立。尤其是在20世紀60年代“窮人運動”等民權運動的推動下,,以“偉大社會”計劃為代表的社會保險和公共福利援助項目才得以確立,。冷戰(zhàn)以后,盡管克林頓政府和奧巴馬政府先后積極推動了各種福利計劃,,但進展并不大。
50年后,,當“窮人運動”卷土重來的時候,,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美國推動政治改革的可行性很小,,美國“窮人運動”最多只能博得社會慈善組織同情式的慈善捐助,,只能影響美國選情的些微變化,迫使美國政府在治理貧窮的公共政策上推出一些新議案,。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一部分人的貧窮問題,,這是其制度的本性決定的。
美國的未來
美國是一個利益集團社會,,每個人都會加入大小不等的利益集團,。“窮人運動”是美國成千上萬利益集團中的之一,,而且肯定不是最有影響的勢力,,“窮人運動”的能量肯定會受到其他形形色色利益集團的抵消和制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窮人運動”至多只能改變美國公共政策的先后次序,,不會根本改變美國社會的現(xiàn)狀。
50年前,,在民權運動風起云涌的時代背景下,,有著馬丁·路德·金這樣的人“窮人運動”尚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面對今天這樣的局勢,,加上一長串的政策議題,,注定這一運動的能量肯定不會比50年前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社會的資本主義性質以及利益集團化的多樣化,決定了美國的“窮人運動”在可見的將來還會繼續(xù)存在下去,。這一運動盡管無法改變美國的社會結構,,也不會引發(fā)美國的政治改革,但由于“窮人運動”的抗議活動爆發(fā)在中期選舉之前,,對于中期選舉的影響還是不可低估的,。最有可能的是,,由于“窮人運動”的浩大聲勢,會引發(fā)中部一些選區(qū)的選情變化,,有利于代表社會中下層的民主黨,。如果特朗普及其所代表的共和黨在國會山的優(yōu)勢被撼動,新“窮人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獲得成功,。(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