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威尼斯大運河(新華社發(fā)記者許逆之攝)
20世紀40至50年代,大型工業(yè)港口的擴建使威尼斯城區(qū)面積縮小了三分之一,,重度污染的化工廠出現(xiàn)在城市附近,。工業(yè)廢水和周圍農田的殺蟲劑順雨水流出,導致潟湖里的半水生植物大面積死亡,。
沒有了植物固定,,潟湖底的沉淀物被沖到海里,從而使?jié)暫撞坎粩啾磺治g,。為讓大型油輪??吭诟劭诙_挖的航道,也加大了水流沖入潟湖的強度,,加快了洪水涌入威尼斯的速度,。
11月1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人們在洪水中欣賞落日,。(新華社發(fā))
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1966年11月4日,威尼斯暴發(fā)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水位最高升至海平面上2米,。地下油罐破裂,泄漏出的黏稠黑色石油漂浮在水面上,。洪水肆虐20個小時退卻后,,古城狼藉一片,藝術品和建筑物遭到無法修復的損壞,。
這是日落時分的威尼斯,。(新華社/法新)
2003年,意大利政府啟動了一項旨在抵御海潮侵襲,、拯救威尼斯的“摩西工程”,,計劃在威尼斯?jié)暫|部與亞得里亞海相連處建成數座“浮動水壩”。平時鋼筋混凝土墻沉入海底,,當海潮襲來,,這些活動水壩就可以通過壓縮空氣泵控制,升出水面形成堤壩,,從而減少海潮對“水城”威尼斯的侵蝕,。
11月1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一名女子涉水出行,。(新華社發(fā))
然而,多重原因導致“摩西工程”進展緩慢,,至今仍未確定最終完工日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從2020年起,,意大利學校將要求每個年級的學生學習與氣候有關的課程,旨在讓未來的公民做好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