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左翼來看,,除了新生代學生領袖外,最關鍵的政治人物當屬42歲的億萬富翁塔納通,。離開國會的塔納通變得更為激進,,公開支持新生代學生領袖提出的改革“君主制”十點要求,其中包括廢除《君主法》第112條(該條規(guī)定,,“誹謗,、侮辱或威脅國王、法定繼承人或攝政王”的人將被處以3至15年的監(jiān)禁),、根據國家的經濟狀況相應地減少王室預算,、建立制衡和監(jiān)督王室開支的制度、取消崇拜君主制度的教育課程,、找出殺害那些批評君主制并與之有聯(lián)系的平民的真相,、國王不應贊成軍事政變和公開政治觀點等。
泰國資深媒體人,、《民族報》前總編輯素帕拉克認為,,2016年繼位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長期居住海外,但其開支由泰國納稅人承擔,,引起部分網民議論,。他表示:“年輕人對君主制的想法跟父輩很不同,他們想要一個更透明,、更貼近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制,。”周方冶也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出生的泰國新生代們,,沒有經歷過泰國被譽為“亞洲四小虎”的時代,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既有體制在解決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與繁榮方面存在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此次泰國抗議以學生為示威活動的主體,,改革君主立憲制為主要訴求之一,。抗議背后有權力與利益的糾葛,。?;逝蓪で蠹鹊美妫HF(xiàn)有權力結構,而示威者則是要改革現(xiàn)有權力結構,,甚至革命,。許利平強調,東南亞國家期望泰國局勢穩(wěn)定,,保持東盟一體化順利推進,。也有輿論分析,泰國王室需要主動變革,,以適應民眾的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國會斗爭中,,塔納通派系2020年初以巴育政府“對華合作有損泰國利益為由”提起的不信任案辯論被高票否決,。泰國“反巴育”運動中也有人與“港獨”“臺獨”等形成線上線下聯(lián)動,構建諸如“奶茶聯(lián)盟”的社交平臺活動群落,,并試圖將不滿情緒蔓延到中泰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