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6日,,日本愛媛縣一海運公司承認,,25日烏克蘭南部海域遭炮擊時,,該公司一貨船被殃及受損,同時稱船上有一名菲律賓籍男性船員受傷,。(總臺記者 何欣蕾)
相關報道:烏克蘭局勢突變,,西方陣營出現(xiàn)四個嚴重戰(zhàn)略誤判(新京報)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4日清晨發(fā)表電視講話說,決定在頓巴斯地區(qū)發(fā)起特別軍事行動,。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當?shù)貢r間2月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宣布對烏克蘭東部地區(qū)開展“軍事行動”,俄烏局勢驟然緊張,。
眼下,,軍事行動仍在延續(xù)。
烏克蘭局勢發(fā)展到如今這一步,,根本原因在于歐洲安全機制存在戰(zhàn)略失誤,。
━━━━━
積重難返的戰(zhàn)略失誤
歐盟東擴、北約東擴和“顏色革命”,,是冷戰(zhàn)結束后的幾十年里,,俄羅斯疲于應對的政治局面。只不過,,一方面俄羅斯國力有限,,一方面這些涉及的國家對俄戰(zhàn)略安全不算至關重要,因此在此前北約東擴進程中,,俄羅斯都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忍耐和克制,。
事情在2008年4月3日發(fā)生了變化。那一天,,北約成員國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宣布,,“北約歡迎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對歐洲大西洋的向往,我們同意這兩個國家未來加入北約,?!?/p>
自此,普京開始了軍事反擊:2008年的格魯吉亞事件,、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和剛剛發(fā)生的頓巴斯地區(qū)“特別軍事行動”,。
對立的政治勢力在地緣上開展你爭我奪并不鮮見,但西方陣營試圖將自己的勢力范圍推到俄羅斯的邊境線上,,這注定是一場政治豪賭,。
在烏克蘭危機中,西方陣營至少存在四個戰(zhàn)略誤判:
首先,,美歐國家對于俄羅斯利益訴求的判斷失誤,。生存和發(fā)展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需求,且生存必然優(yōu)先于發(fā)展,。從2014年普京出手時美國和歐盟的措手不及就可以看出,,他們認為俄羅斯會因為潛在的經濟制裁而在核心安全利益上讓步,,這一判斷顯然不現(xiàn)實。
其次,,美歐國家對利益不對等博弈的本質缺乏認識,。無論是當年的克里米亞還是如今的頓巴斯,對于俄羅斯來說都涉及關鍵的安全利益,。俄羅斯當年不允許北約在克里米亞駐軍,,今天也不會允許這最后一塊戰(zhàn)略緩沖地帶被奪走。
事實已經證明,,對于美國和歐盟來說,,烏克蘭只是用來實現(xiàn)目的的工具,必要時完全可以拋棄,。這導致美歐更容易投鼠忌器,、進退失據。
第三,,歐盟將自己置于經貿和地緣政治的兩難之境,。歐盟有大量的進口能源來自俄羅斯。這種在經濟結構上的互補關系和能源上的高度依賴意味著,,制裁俄羅斯,,歐盟自己將付出很大的經濟代價。
第四,,俄羅斯作為一個合法擁核國家,,坐擁全球規(guī)模最大核武庫之一,多年來西方持續(xù)威脅其生存安全,,是不明智的,。為了非核心利益向一個核大國極限施壓,給區(qū)域安全和穩(wěn)定埋下嚴重隱患,。
2022年烏克蘭再現(xiàn)危機,,各方的表現(xiàn)和8年前非常相似,這種歷史的重演也與美國對自身的定位有關,。
▲2022年2月24日,,來自頓巴斯地區(qū)的難民通過一處邊境檢查站進入俄羅斯羅斯托夫州。圖/新華社
冷戰(zhàn)后,,美國不斷強化自身優(yōu)勢,打擊潛在威脅和競爭對手,,確保自身在全球的主導地位,。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使下,美國在伊朗,、俄羅斯等相關問題上毫不吝惜地揮舞制裁大棒,,形成了極限施壓行為模式,。此外,一個跟俄羅斯關系和諧的歐盟絕不是美國愿意看到的,,在這一點上,,歐盟已經被美國的立場綁架了。
美國的行為在拉美,、非洲,、中東等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造成了嚴重的危機。
對美國自己而言,,這也帶來了嚴重的后果: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擁有的強大競爭優(yōu)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我行我素”,,這種狀態(tài)反而使其對于自己的行為缺乏修正和反思的意識。
因此,,當美國發(fā)現(xiàn)自己出現(xiàn)戰(zhàn)略失誤時,,往往已積重難返、進退兩難,。
━━━━━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作用有限
北京時間25日凌晨2點40分,,美國總統(tǒng)拜登宣布以美國為首的G7一致同意對俄羅斯采取“毀滅性的制裁”。據拜登在講話中宣布,,這些制裁包括以下4個方面:
1,。限制俄羅斯用美元、日元和歐元進行國際交易的能力,。
2,。封鎖俄羅斯擴張軍力的能力。
3,。設法限制俄羅斯在高新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4。對俄羅斯銀行持有的約1萬億美元的資產展開全面制裁,,并凍結包括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資產在內的全部在美資產,。
同時,拜登再一次明確表示美軍不會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戰(zhàn),。
隨后,,歐盟27國領導人聯(lián)合發(fā)布聲明,表示將在金融部門,、能源和運輸部門,、(軍民)兩用物品以及出口管制和出口融資、簽證政策等領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在25日美國,、歐盟、G7領導人公布的制裁措施中,,沒有囊括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最有效的措施,,即把俄羅斯從SWIFT國際結算系統(tǒng)中剔除,。這可能是因為,一旦將俄羅斯剔除出SWIFT系統(tǒng),,部分歐盟國家將無法與俄羅斯進行石油交易,,這將間接導致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此外,,俄羅斯已經開始建立獨立于美元體系的支付系統(tǒng),,此時對俄羅斯實施SWIFT制裁,客觀上將加快該國去美元化進程,,這都不符合歐美的利益,。
SWIFT系統(tǒng)對于俄羅斯在歐洲進行石油貿易非常重要,SWIFT系統(tǒng)沒有出現(xiàn)在歐美此次制裁的名單中,,這在客觀上大大減小了對俄羅斯的打擊,。
此外,美國此次并沒有出臺針對俄羅斯能源產業(yè)的制裁措施,,按其說法,,這樣做能夠減少俄羅斯對于能源價格尤其是石油價格的干擾。日本也宣布,,在與美國等國的協(xié)商下做出決定不在能源方面對俄羅斯采取制裁措施,。
由于歐盟和俄羅斯在全球產業(yè)鏈上呈互補結構,預計此次制裁對于俄羅斯的影響可能有限,。
總而言之,,此次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作用有限。
在美歐不直接進行軍事干預和反制的情況下,,俄羅斯在烏克蘭采取的軍事行動具有比較大的優(yōu)勢,。
▲2022年2月24日,在烏克蘭基輔,,出城方向的車輛排起長龍,。圖/新華社
普京在講話中提到這場軍事行動“不是侵略”,目的是“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并且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沒有占領計劃”。
對今日的俄羅斯來說,,進攻或許是最好的防守,。
雖然普京在電視講話中從歷史、法理,、政治,、經濟等各個角度全面地否定了烏克蘭政權存在的合法性,但是從他本身公開宣稱對烏“沒有占領計劃”和他主導的歷次軍事行動精準打擊,、速戰(zhàn)速決的行事風格來看,,這種軍事行動不會持續(xù)很久,而更像是用于展示威懾,。
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一切都是為了達到最終目的的手段。
━━━━━
烏克蘭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
目前來看,,俄軍的行動是比較順利的,,這意味著留給美國和歐盟強力干預的機遇期正在縮短。
如果最終俄羅斯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如期實現(xiàn),,其對國際政治造成最大的影響是可能會加速美國霸權衰落的進程:沖突和制裁將造成美俄矛盾進一步激化,,分散美國在亞太地區(qū)投射的精力;疊加其國內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美國甚至可能出現(xiàn)內政外交左支右絀的局面,。美國在亞太、歐洲等地區(qū)的盟國對美國為其帶來安全保障,、實施戰(zhàn)略威懾的能力開始懷疑,,美國的領導力和威懾力也可能會被削弱。
除此之外,,此次事件的處理和落地,,在客觀上也可能對土耳其、以色列等具有潛在沖突風險地區(qū)的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